陳泉彤
摘 要: 高效課堂是教學任務完成效果較好、質量較高,且能更好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的理想的課堂教學形式。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交際情境”、“多媒體技術”及“客觀差異”三個方面入手,就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 小學英語 高效課堂 交際情境 多媒體技術 客觀差異
基層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追求在于以最少的教學投入換取最佳的教學效果,從一定程度來講,這與高效課堂的理念不謀而合。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教學任務完成效果較好、質量較高,且能更好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的理想的課堂教學形式。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發表認識與看法。
一、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打造高效課堂
英語學習的重要目的在于讓學生熟練掌握常用的交際用語,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同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與交流。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應用性較強是小學英語課程的顯著特征之一。筆者認為,教師要真正確保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學“Whats this?”這一句型時,筆者就鼓勵學生兩兩結合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借助“Whats this?”句型進行詢問、回答的正常交際。
以下即為部分學生小組的對話過程:
——Whats this?
——Its a cat.
——Do you like cat?
——No, I dont.
——Whats that?
——Its a toy. I like toys very much.
由于所交談的對象都是平時經常接觸的事物,因此,學生們的交際熱情格外高漲,真實的交際情境得以充分建立起來。在該情境中,學生小組積極合作、主動交流,很好地完成了對“Whats this?”這一句型的意義建構,大大提高實際學習效率及質量。這些很顯然都為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打造高效課堂
現代多媒體技術兼具信息量大、展示方式立體、形象等特點,因此,對其的合理運用能很好地達到化抽象為直觀、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良好教學效果。可以說,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有效利用,能切實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實際教學效率及質量,是打造高效英語課堂的強有力技術支撐。
筆者的自身教學實踐就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例如,“Shes watching TV.”這一單元涉及英語現在進行時這一語法知識點,由于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成熟,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建立起“v+ing”與現在進行時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就恰當引用了現代多媒體技術這一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一組幻燈片,具體內容如下:
He is playing football.(同時附注一個正在踢足球的卡通男孩形象)
She is reading book.(同時附注一個正在讀書的卡通女孩形象)
Im watching TV.(同時附注一個正在看電視的卡通形象)
...
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學生能在同一張幻燈片中既看到文字說明,又看到圖片形象展示,強烈的視覺感官刺激,使得他們對現在進行時與“v+ing”之間的關系形成了更明確的認識與理解,即現在進行時表示正在進行中的動作,并以“v+ing”的形式體現。如此,課堂的教學重點與難點便得以輕松突破,極大地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尊重學生的客觀差異,打造高效課堂
每個學生都是區別于他人的獨特個體,這就致使他們在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接受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著客觀差異。這雖然是教育中的一種正常現象,但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
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小學英語教師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即采用統一、劃齊的標準對待全體學生,這既不利于保證學生個性化的英語學習活動,又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將產生毀滅性的摧殘,可謂是存在著諸多弊端。鑒于此,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在尊重學生客觀差異的基礎上,采取有區別、有差異的教學策略與方式方法。如針對英語學習基礎較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拔高教學目標的難度,而針對英語學習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則應當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適當降低教學難度,但注意不能過低,應當保證“跳一跳,也能吃到桃子”的水準。總之,尊重學生的客觀差異,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都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與發展,而這正是高效英語課堂的最終目的所在。
高效英語課堂中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單方面傳授,更是學生樂意學、愿意學、主動學的寬廣天地。筆者認為這樣具備生命活力與蓬勃生機的課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英語課堂,也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修養及綜合素質的顯著進步。
參考文獻:
[1]陸科琴.減負提質,從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做起.新課程學習,2009-04-08.
[2]王圓圓.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課程教育研究,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