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萍
【摘 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領域中。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教師要制作出與眾不同的數學課件。在制作數學課件時,教師要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為每一次的教學活動而服務,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件;設計原則
所謂計算機輔助教學指的是借助計算機來將教學信息一一傳遞給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完成教學活動。從本質上來講,計算機輔助教學不僅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認真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掌握數學課件的設計原則。
一、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保證數學課件的實用性
數學課件制作這項工作并非簡單,其既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具備操作計算機的能力。然而,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教師盲目的使用數學課件,并沒有將數學課件與教學活動相結合起來,從而無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甚至有的數學教師錯誤的認為:在數學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設備就符合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并也營造了高效的數學課堂。其實不然,計算機輔助設備的運用不得當無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有時候會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多媒體的使用僅僅是將圖片和內容簡單的相加起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因此數學課堂的氛圍仍然是死氣沉沉。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合理的分析傳統教學手段,巧用多媒體,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數學課件。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圓柱與圓錐》這一教學內容時,本節課要求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則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以此來不斷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本節課還涉及到圓柱、圓錐體積和容積的計算公式。課件設計要分為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這三個階段。在教學之前,教師要通過多媒體將圓柱形的圖片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并提問學生:這些形體是長方體和正方體嗎?并進一步說明這些形體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這樣一來,教師自然引出了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都能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觀察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差別,并歸納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定義。然而,在進行圓柱體和圓錐體側面積的計算時,教師要將利用多媒體出示圓柱模型,并沿高將圓柱側面剪開的圖片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觀看這是什么形狀。隨后進一步推斷出圓柱體和圓錐體側面積的計算公式。由此可見,在設計小學數學課件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數學實際情況,保證數學課件的實用性。
二、從教學重點、難點出發,保證數學課件的直觀性
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既要凸顯教學重點,還要突出教學難點,保證數學課件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便于學生很好的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在設計數學課件之前,教師要認真分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并將此作為基礎,便于學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學習數學知識。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師缺乏教學方向,學生籠統的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并不能分清主次,導致部分學生不能準確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教學內容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教學難點是用集合圖表示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當明確了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之后,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圍繞著重點和難點進行,并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即:一天超級偵探小熊維尼去圖形王國遇到國王與一個大臣在爭論不休,國王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不是平行四邊形?!贝蟪颊f:“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他們到底誰說的對誰說的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維尼邀請我們一起加入他的超級偵探隊。”通過這一故事情境,學生會順著維尼所提供的重要線索來認識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這就順其自然的引出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兩個概念。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認識與理解需要老師在探究活動中引導學生形象的理解這部分知識。在多媒體課件中,教師要出示探究性活動,鼓勵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加深他們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理解。
三、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保證數學課件的適宜性
從認知結構上來講,學生與學生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設計數學課件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每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保證數學課件的適宜性。從范疇上來講,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被劃分為形象思維式。針對此,教師要開展想象化教學,借助圖片、動畫等來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他們理解理論知識的難度。然而,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被劃分為抽象思維式。但是高年級學生仍然需要有感性認知的支撐,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形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教學內容時,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時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認識變換現象,從變換的角度上欣賞圖形、設計圖案,體驗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因此,在設計數學課件時,教師要將現實世界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事物都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便于學生準確的理解這些概念。這樣做符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能形象的認識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如果一味的講解這些教學內容,而不出示具體的事物,那么學生在腦海中無法構建起對稱、平移和旋轉的圖像,這讓學生在理解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
四、從課件畫面出發,保證數學課件的實效性
數學課件設計不能脫離教學內容,而是要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來設計課件,通過讓學生觀看課件來學習到相關的數學知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課件所用到的色彩不能太華麗,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本質上來講,制作課件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把握數學結構,準確理解教學內容。為此,數學課件要盡可能凸顯數學美,保證數學課件的藝術性。
多媒體課件本身集聲音、動畫、圖像、文字等功能于一體,這樣的課件讓數學課堂與眾不同,從而間接地影響到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課件的形象會受到屏幕設計水平的影響,如果屏幕設計水平較低,那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受到影響。所謂屏幕設計包括了以下幾個內容,如:搭配顏色、字體顏色、字體大小等。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屏幕時,既要保證屏幕的美觀化,還要保證屏幕的教學性。
有的老師錯誤的認為只要運用了多媒體教學,那么數學課堂就能得到優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追求表面的新穎性,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又或者教師過于重視動畫功能,將數學課演變為動畫欣賞課。這樣一來,學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并導致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在數學知識上,最終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
五、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課件,既有利于教師的“教”,又推動了學生的“學”,這對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大有裨益。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其要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突出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并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順利完成數學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戚鵬. 小學數學課件設計制作管見[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4:133-134.
[2]劉永麗. 多媒體課件設計和教學設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中的體會[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105-106.
[3]王躍林. 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設計之我見[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9:66-67.
[4]彭彩蓉. 讓學生暢享課堂之樂——淺談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價值取向[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