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艷
?
企業集團整體納稅籌劃研究
文/趙曉艷
摘要:整體納稅籌劃是指在企業的整體背景下,站在一個全局規劃和控制的高度上,對納稅人及所有企業集團內部投資和融資成員的生產經營及經濟理財等關于納稅方面的活動進行一個整體的規劃,既不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沖突,又盡可能的減少一些沒有必要的或多余的納稅支出的一個稅收籌劃。但在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態下,企業集團的整體納稅籌劃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對此,企業集團要不斷完善整體納稅籌劃體系、靈活運用相應政策并進行合理規劃、提高整體納稅籌劃人員綜合素質能力,來達到各企業稅收平衡,來實現降低稅負的目的。
關鍵詞:企業集團;整體納稅籌劃;對策研究
隨著社會飛躍般的進步和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和更新,我國經濟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并得以迅速發展,而企業也再這樣的形勢下獲得新的契機和機會,并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優化著內部結構和管理,以占據一席之地,獲得更好的發展。而其中,整體納稅籌劃也逐漸得到了企業的重視,成為了企業集團進步和發展的必需。整體納稅籌劃是指在企業的整體背景下,站在一個全局規劃和控制的高度上,對納稅人及所有企業集團內部投資和融資成員的生產經營及經濟理財等關于納稅方面的活動進行一個整體的規劃,既不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沖突,又盡可能的減少一些沒有必要的或多余的納稅支出的一個稅收籌劃。整體納稅籌劃對于中大型企業,特別是企業集團的發展和運營是有著重大價值和意義的,能夠優化整個納稅系統,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一般來說,企業集團的納稅項目是很繁多的,加之本來經營規模就比較大,經營模式比較復雜,整體納稅籌劃就顯得更為重要,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集團對納稅項目進行統一管理和分析,實現企業集團良好的財務管理和資金控制,還能夠有效地降低納稅的成本,盡量減少其風險。但在我國目前的整體形勢和發展狀態下,企業集團的整體納稅籌劃還存在著許多無法忽視的問題和一些有待改進和優化的地方,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相應的對策來進行改善。
(一)企業集團整體納稅籌劃的結構不完善,規劃及分配不合理
企業集團具有規模大、運作方式和模式復雜的特點,因此在整體納稅籌劃中要有一個系統的管理和組織形式。但在目前的許多企業集團中,相關的整體納稅體系還很不完整,也沒有設立一個明確的投資或融資的組織結構或形式。而整體納稅籌劃本身就是建立在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的,隨著稅收條例和法規的不斷頒布和實行,還有相關財務管理和會計方面的一些規定,使得企業集團的整體納稅籌劃變得愈加困難,相應的規劃也因為考慮的元素太多而變得難以選擇,進而使整體納稅籌劃復雜化,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和層面上進行合理安排。并且,企業集團在進行整體納稅籌劃時,往往會忘了自身的實際情況,沒有站在市場環境、國家政策和自身發展趨勢和情況相結合的層次進行考慮,使最終擬定的方案和規劃不盡如人意,有很多的紕漏。
我國許多的企業集團在整體納稅籌劃方面沒有一個核心的管理中心,使得在進行整體納稅籌劃的時候相對困難。企業集團是具有很多個企業的整體,各個企業的運行方式和相對能夠使用的稅收政策是不盡相同的,甚至還有著較大的差異。此時如果沒有一個核心的整體納稅籌劃中心,就容易造成局部混亂,各個企業的稅收不能達到平衡,從而不能起到整體降低稅負的作用。而每個企業所處的地區不同,所享受的優惠政策也是不同的,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獲取更高的利潤,并以降低整體稅負為目的,不對相應政策進行合理運用是不行的。這使得企業不能對投資進行更好的管理,也沒有對投資的方式和地區進行更好的研究,最終在很難實現降低整體稅負目標。
(三)整體稅收籌劃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缺乏相應的稅收風險控制機構
在企業集團中,整體稅收籌劃是非常具有難度的一項工作,不僅工作量大,還要隨時觀察和適應復雜多變的稅收環境。這就需要相應的整體稅收籌劃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都相對較高,不僅有著嚴謹的整體把控思維,還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經驗,能對復雜的稅收環境進行冷靜的分析。但實際上,企業集團的整體稅收人員較少,并且普遍綜合素質能力都有待提高,這也是跟企業集團的具體管理模式和發展趨勢有關。而企業集團也缺乏一個相應的稅收風險控制機構,不能對稅收風險進行合理控制,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體稅收籌劃的正常進行,也加大了減低整體稅負的難度。
(一)完善企業集團整體納稅籌劃體系,結合實際進行合理規劃
集團企業在進行整體納稅籌劃時,必須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整體納稅籌劃體系,以方便其正常運行。企業集團下的企業是很多的,由于相關政策的不同,必須要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這對于降低整體稅負,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必不可少的。整體納稅籌劃體系的完善,使得納稅籌劃不在局限于其中一個企業的自我籌劃,而是真正站在了大局上進行統一管理,并且可以通過多次比較,來選擇稅負較輕的組織形式,并且進行合理的規劃,來達到保證各企業稅收平衡、整體稅負降低的目的。同時,集團企業在進行整體納稅籌劃時,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不能盲目的采用不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必須要將整個企業集團的稅收狀況進行充分了解,明確各個企業所適應的稅收政策,結合未來發展趨勢,最終確定實行的方案和對策,進行良好有效的規劃。
(二)建立一個核心的整體納稅籌劃中心,充分了解并有效運用相關政策
集團企業在進行整體納稅籌劃時,要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整體納稅籌劃中心,來對企業集團下的各個企業進行管理。各個企業的性質不同,所處的地區不同,使得各個企業所能適應的相應政策有所不同,稅收也自然不同。一個核心的整體納稅籌劃中心就是為了避免這種不同所帶來的不平衡和混亂,經過有效的分析,將中心盡量設在稅收較低甚至沒有稅收的地區上,再對其他企業的稅收情況進行嚴格把控和分析,盡量補救稅負較重的企業,以達到相對平衡,從而更有效的降低整體稅負。與此同時,企業集團需要不斷對國家頒布的相應政策和企業集團下的企業相適應的政策進行充分了解,明確其優惠政策適用的范圍,并進行靈活有效的應用,選擇恰當的投資方式和投資地區,來平衡稅收,降低整體稅負。
(三)提高整體納稅籌劃人員綜合素質能力,建立納稅風險控制機構
舉例來說,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速度、時間和路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圍繞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精心設計一些應用題目。通過讓學生一絲不茍地完成這些應用題目,學生不僅能夠更進一步地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基本關系,還能夠懂得時間的重要性。由此,學生也就會在學習、工作以及生活中懂得珍惜時間、提升做事效率。如此這般,德育也就在潤物無聲之中滲透到了這些作業題目之中。
集團企業依照其發展趨勢金額管理模式,雖然對整體納稅籌劃給予了一定重視,但實際上整體納稅人員不是很多,并且綜合素質能力項對不強。因此集團企業必須要將一部分重心放到整體納稅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上來,大力開展各種培訓,不斷豐富其基礎理論知識,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并使其不斷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學會如何靈活運用其優惠政策。并開展實踐活動和考核,以便其進行不斷總結,并加以調整和改進。同時,建立納稅風險控制機構,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預測,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嚴格把控,最終推動整體納稅平衡,實現降低稅負的目的。
對于企業集團而言,整體納稅籌劃的價值和作用是十分重大的,特對是對于競爭日漸激烈、稅收環境日漸復雜的當今社會,更是要不斷減低整體稅負、實現利潤最大化以提高競爭力,獲得良好健康發展。對此,企業集團要不斷完善整體納稅籌劃體系、靈活運用相應政策并進行合理規劃、提高整體納稅籌劃人員綜合素質能力,來達到各企業稅收平衡,來實現降低稅負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紀亞莉.淺議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J].中國市場,2015(07).
[2]朱華芳.企業集團稅收籌劃現狀及對策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5(15).
(作者單位:嘉興湘家蕩投資有限公司)
上接(第167頁)
業自身的進項發票獲取情況來進行判定我們是采用簡易征收還是按一般納稅人方式征收。
3.當然若我們規模沒達到一定程度下(年不含稅收入500萬元及以下),可以申請小規模納稅人資格認定。但是需要考慮認定后開具的發票為普通發票和3%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市場競爭方面是否會受到影響。
(一)選擇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當然現在“營改增”工作已開始,目前適用的單位已選用了,若選一般納稅人資格的話,后續將不能再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年應納稅額500萬元)。
(二)了解“營改增”相關的政策背景以及政策解讀,如何準確計算應納稅額。
(三)了解過渡期間的相應政策以及本企業可以享用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安排好本企業的稅收處理。
(四)關注業務流程,在原營業稅下我們與外部簽訂的合同都是含稅價,在增值稅下,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其業務流程,與業務經理進行溝通,在報價時需要考慮稅金以及稅率,因為不同產品其對應的各稅率是不樣的,在簽訂合同時,應在合同中進行明確,并注明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增值稅普通發票。
對于報賬費用,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培訓,告知哪些費用是可以進項換扣的,哪些不能,需要獲取怎么樣的單據,以及相應的開票信息提供給出差或相關人員,尤其是餐飲發票確認為個人消費不能抵扣。
多與業務進行溝通,考慮是“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利來的部分,從業務層面出發,為企業創造稅收利潤。
(五)在日常財務工作中,要關注:
1.相應單據流是否一致,在營業稅下我們可以有一定的靈活處理,但是現在增值稅下,要求至少是合同、發票、收/付款這三個單據流要合一。
2.在會計核算時,我們需要熟悉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和應交稅金-增值稅檢查調整二個科目。
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下,我們核算的三級項目有:進項稅額、待抵扣進項稅額、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減免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12個三級明細。
財務人員在進行核算時,應至少劃分到三級明細,以免在入賬時造成混亂而無法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余額進行劃分。
3.會計核算時,對營業收入和應收賬款盡量能按不同稅率進行明細核算。
4.建立發票取得和開票的管理制度,對于取得發票對應的跟蹤到責任人,發票開具的授權制度等。
5.關注進項稅額抵扣時限問題。增值稅進項稅票抵扣的時限為
6.對于由于“營改增”后造成需要相應增加財務人員的情況,根據企業本身組織架構圖和業務類型,進行業務類型的轉換或納稅人資格的改變等進行調整,以減少相應的人力成本。
7.做好稅收籌劃工作。
8.做好納稅申報工作,不管目前開具的地稅發票還是國稅發票,相應的納稅申報應該都需要到國稅進行申報。同時保管好發票及相關的憑據。
9.若在2016年4月份及之前有多交營業稅部分,可以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退回。
10.多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