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
摘要:初中化學學科與學生生活關聯性較高,有利于教師實施教學生活化策略。初中化學教師要深入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積極創造生活化教學情境,給予學生化學知識熟悉的“即視感”,同時要讓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在化學世界中遨游探索,學會用化學理論來解決問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初中生化學課堂積極性較差,對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缺少感知與探索欲望,從而不能激發化學學科探究興趣。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們分析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并引導他們嘗試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想象,實現學以致用,以此來提高化學學習能力。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初中化學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在課堂上有效采取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引導創設生活情境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積極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可以增進化學課堂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能夠快速融入課堂氛圍,在分析生活現象的同時探討化學知識,達到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初步目標。初中化學學科教學在九年級學習階段才開始踐行,因此學生往往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缺少化學感知力,化學學科理論學習晚于生活感知期,所以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幫助他們提升化學與生活現象間的知識勾連能力。化學教材中的內容較為枯燥、死板,教師只有在創設生活化情境的過程中實現化學理論的滲透,提高學生的化學探究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空氣》之課題1《空氣》的課堂上,我在課前進行教學主體分析與定位。空氣這一教學主題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空氣是學生生活環境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沒有空氣人類就無法進行呼吸以維持生命。我在課堂上首先引導學生去思考他們所呼吸空氣的三態所屬、顏色、氣味等等,引導他們去對空氣的物理特性進行感知鑒定。接著,我讓學生們去討論空氣中的化學組成成分,大部分同學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氧氣”,但是化學理論分析結果顯示,氮氣在空氣中含量最大。因此,針對這種現象,我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究氮氣和氧氣的化學特性,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讓其在研究化學性質的過程中了解生活現象的來源與科學解釋。
二、生活現象之理論挖掘
當前初中化學課堂上所使用的化學教材內容雖具有一定生活化教學可塑性,但是教師仍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教學改進,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教材內容基礎之上進行化學知識的推陳出新,生活現象與化學科學理論的緊密連接,不斷增強教學啟發性與建設性。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上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提出一些內容新穎、高趣味性的化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化學知識探究興趣,從而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生活現象的簡易外表下隱藏著極其豐富、深厚的化學理論知識,由現象到本質的化學教學思路極其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在此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增強觀察周圍生活的能力,還能夠發散化學探究思維,完善化學學習體系,提高化學探究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之課題一《分子和原子》的教學過程中,我積極貫徹“由現象到本質”的化學課堂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去觀察各自生活中所出現的事物,例如“水”、“可樂”、“石塊”等物體,我讓學生們思考這些物體的狀態、化學性質及化學組成,學生們在對生活現象的思考過程中提出了很多化學問題,使得化學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學生們在課堂上提出搖晃可樂再打開瓶蓋后,會冒出大量泡沫,繼而對其進行充分探究,從化學組成開始繼而導入化學性質,進行探究式教學,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了充分提高。
三、理論結合式生活化教學
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靈活利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開展化學課外實踐活動,在課外生活中靈活分析化學理論情境,將生活中逐漸儲存的生活經驗與化學理論充分結合,提高化學學科教學的創新性與體系完善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選取課外生活素材,在課外生活活動的實踐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化學思考能力。在實踐性互動開展過程中,學生不僅在語言溝通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方面得到鍛煉與提高,在化學理論模式運用與探索方面也具有了較強的思想意識。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自然界的水》之課題《愛護水資源》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們講述自己身邊水資源的案例,讓化學課堂充滿感情色彩而避免單調、乏味現象的出現。我在課堂上還深化環保的主題,號召學生們認真學習化學知識,利用化學理論來踐行環保,為環保貢獻一份力量。在講解過程中,我從水的化學分子式、組成元素、化學結構、化學性質引申到其表面狀態,并與學生的水生活經驗緊密連接,給予學生們思考的空間,達到共鳴。
四、結語
初中化學學科在初中階段極其重要,教師要積極貫徹生活化教學理念,將教材理論與學生生活相結合,提高化學課堂的趣味性與教學效率。真正推動初中化學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陶進,劉炳升.探究式學習活動的情境設計[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3,(3).
[2] 化學課程標準研制組.初中化學新課程案例與評析[J].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