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國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滲透,教育教學漸漸以創新教育為目標和方向,創新教育就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當代社會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創新顯得十分重要,社會發展需要的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具備的特點之一就是創新思維。因此,初中地理教學實踐中如何創新更是值得地理教師去思索和探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地理;培養;創新思維
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無不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以適應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的需要。而創新人才的培養,則依“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即“教育要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進而使學生能適應時代的特點,迎接時代的挑戰。” 初中地理的教學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尊重學生獨立的個性,努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因為學生的遺傳因素、生存環境、主觀能動性及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初中地理教學就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1、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教育具有雙面性,往往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也會從另一方面壓抑學生的創造精神。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要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參與進去,切身感受蘊含的規律、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思維。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要營造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還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考,打破傳統思維的局限,培養創新思維。
3、有利于民族創新力的提升。知識是第一生產力,一個民族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知識的創新,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通過老師的創新型教育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水準、善于思考、動腦的創新型人才。
二、初中地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條件
1、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所謂的創新,絕對不是發明家才能擁有的,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探索,形成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見解。這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一種創新,因此,創新存在于教育的每一個角落,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為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老師在教學中,要認清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和培養他們進行自主學習。
2、善于引導學生從問題中激發學習樂趣。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設置問題,播放相關圖片,引導學生一起探索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地理學習的魅力和樂趣。近年來,問題情景設置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地理情景問題是指在思維上學生和地理問題相互作用的特殊類型。設置問題情景時,可以利用對問題的不同觀點;借助直觀方法;聯系生產生活實踐;抓住學生典型錯誤;利用地理現象的特殊性。
三、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1、發散思維的培養。發散性思維主要是指輻射性思維或者異性思維,強調的是通過多樣化的渠道思考已經得到的信息,并在此基礎上思考出新的問題,進而養成一種思考問題的習慣。(1)事物具有相對性。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思考的時候,要從這里出發,讓他們多角度、多方面地切入問題,進行思考,改變學生單一的思維方式,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2)事物具有聯系性。因此老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不能單一地從某一方面進行,要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進一步促進學生養成多方面思考的習慣。比如說,在講熱帶雨林氣候的時候,可以根據世界地圖,設置相關的問題,比如熱帶雨林形成的原因,分布的位置,有什么特點等。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上網搜索等等去了解這些問題的答案,發現經緯度對氣候的影響。這樣從地形圖出發,學生從緯度位置、洋流、地形、海陸位置、風帶等方向進行發散思考,把對氣候形成原因聯系起來,開闊了學生看問題視角,培養了發散性思維。
2、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運用逆向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講解課本上的知識,要適當地進行拓寬。比如,在講解大氣環流這一課時,可以假設太陽一直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轉不公轉、地表也是很均勻的,然后進行推理,可以得出客觀的地理事實。地理規律和原理的相互矛盾的結果,這樣就可以否認假設的正確性,得出地表的三圈環流理論。
3、空間思維的培養。地理學科主要研究以人類的生存環境,跨越的時間空間是極其廣闊的,其中的地理現象是十分復雜的,學生很難獨自去感知并且分析,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必要時可以結合地圖。空間思維的培養,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圖形,進行思維上的抽象思考。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包含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差異,空間之間的聯系,以及空間結構和變化規律,運動的判斷、分析,然后得出評價與概括的能力。空間思維能力主要通過加強對學生填圖、讀圖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創新學生的評價機制。當前教育模式中,考試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為了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將一些相對開放的問題設置在試卷當中,對于這類問題,學生往往會在思考的過程當中得出新的解題思路和解決方法。當然,如果單純地使用考試不能夠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目的,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評價機制進行創新,使學生逐漸養成創新思維的習慣。
總之,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教師想要成功地提高地理教學的效率,首先就是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然后再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自己也要順應時代發展,及時對教育教學理念進行更新,推動地理教學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耿紅黨.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08(27)
[2] 魏云燕.淺議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