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君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一些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不佳,不是在教學或學習方法上存在問題,而是出現了心理障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分析、研究和解決學生的學習心理障礙,是積極、科學地完成好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心理障礙;健康教育
社會知識的快速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爸匾暟l展智力,培養能力”,近年來越來越引起教育界、心理學界的關注和重視。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探索農村小學數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顯得很重要。結合我的上學經歷和最近幾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農村小學因為信息閉塞、師資力量薄弱和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以及所處環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特別是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尤顯滯后。先讓我們重新審視一下這些平日里在數學教學中司空見慣的現象:現象之一:老師規定:“數學作業錯一題,罰做10遍,再錯,罰做雙倍,依次翻番?!边@么沉重的懲罰,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了厭惡感,再也不想上數學課了!現象之二:老師對數學考試考糟了的學生說:“你怎么這么笨!你學數學的能力真是無藥可救了!”這個學生低著頭,忍受著教師的指責和全班同學投來的“鄙視”的目光,木然的站著。現象之三:學生家長對數學老師說:“我沒讀多少書,數學知識如果深奧一點,我就一竅不通,不聽話你就打!沒問題!”而老師也感到這樣的家長“真是對老師信任,跟老師配合”。 這些都是些真實的事件,在農村小學中,這些現象可謂見怪不怪,大家都“習以為?!绷耍J為“小事一樁”,簡直“不值得一提”。而這些現象,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縮影,更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在障礙。
2、農村小學學生學習數學常見的心理障礙。小學生學習數學容易形成兩極分化,部分學生數學成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學習心理障礙是重要原因。通過教學實踐中發現,小學數學“學困生”大體存在著以下一些顯著的心理特征:①馬虎心理。在缺乏嚴肅認真和不得法的教育下,容易由粗心、任性等原因養成此心理。②厭煩心理。在單調乏味的教學情況下,容易由缺乏興趣引發此心理。③飽脹心理。對知識“消化不良”,就容易形成此心理。
除此之外還有自卑心理、渙散心理、逆反心理和護短心理等等,這些心理狀況,便成為小學生數學學習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在障礙,因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必要。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利用手機積極報喜、委婉報憂。近年來,我們利用手機,可以更快更好的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比如賈世升由討厭數學轉而喜歡數學的變化,就讓我感到用手機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性。世升是我們班上一位性格憂郁的孩子,起先見她上數學課時,總是嘟著小嘴,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于是,我和家長聯系好,對她進行雙管齊下的教育,決定通過努力讓她轉變對數學的態度。在數學課堂上,我經常給她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并特意安排數學學得好的同學和她同桌,還經常讓她幫助數學老師做些事情,只要她在數學方面有點進步,我都會及時利用手機向她的家長報喜。利用手機,積極報喜、委婉報憂,這樣做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走進閱讀的天地。閱讀,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數學老師,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也一樣需要走進閱讀的天地,然后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就會顯得游刃有余,就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也可以避免發生上述提到的惡性懲罰學生的現象。
3、善于因材施教,消除飽脹心理。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歸納和提煉,使抽象的、難記的、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具體的、有趣味的形式,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引導學生可將數學公式、法則等編成順口溜、兒歌、甚至是游戲的形式,有助于學生記憶和掌握。
三、重視在實踐中體驗,參與中發展
能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這樣學起來感到新切、真實,也有利于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讓其感到:數學是好玩的學科;而師作為引領者,要引導玩好數學,寓教于樂,讓其走出教室,進行實際操作找到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如:教學統計與概率,數學實踐、面積單位與計算時,可開發校園數學資源。①調查全校有多少個班?②有多少教師,數學教師多少?③統計伙食團每天買米、菜、肉總共要支出多少錢?平均每頓飯花費多少錢?④全校涌現文明小標兵多少?⑤估算餐廳有多少平方米?并發現什么,有何建議?⑥測量花園和操場長、寬,算出面積和周長各多少?如果圍繞操場跑3圈,跑多少米?師:①不要急于指導和追求效率,要重視經驗積累;②不計較答案,強調解決過程。而校園數學資源開發只為“玩好數學”走出一小步,當生生視野不再滿足于校園和師給的那一點空間時,何不讓視野變得更開闊。如:學習利率時:可到銀行去了解利息、利率、如何存錢合理;學習小數時:可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價格,觀察商品標簽,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習百分率時,可到面粉加工廠,榨油廠和某些其他工廠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產品合格率……;評析:社會是讓生生積極思維、大膽探索,主動實踐的大課堂,它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和寶藏,讓其去實踐、體驗、感覺,這便體現數學原生態的樂。
總之,數學教學不只強調思維邏輯能力培養,更應該注重受教育者情感水平,及積極向上人生態度、良好溝通技巧等培養。讓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享受學習快樂,把握情感需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實踐應用等主體活動去親近數學、體驗數學、再創造數學和應用數學,既增長知識,又發展能力,并完善人格。
參考文獻
[1] 吳正憲.吳正憲與小學數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孫雙金.孫雙金與情智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