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碧煙
摘要:供應鏈是指在產品加工、流通過程中,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以及消費者共同組成的產業鏈,而供應鏈管理主要是對所涉及內容進行控制,進而使得供應鏈上企業實現降低成本、滿足客戶需求等目的。物流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點內容,如果供應鏈上各關聯企業之間不協調,那么將會嚴重影響到物流企業的績效,進而增加企業物流成本。本文介紹了供應鏈及物流成本的概念,并對基于供應鏈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具體的相關優化措施,為控制物流企業成本提供必要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供應鏈; 物流企業; 成本控制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信息技術逐漸變得越來越發達,同時社會分工也隨之更加細化,企業不但只重視實現自身企業經濟利潤最大化,同時更多的開始關注實現企業所有相關者經濟利益最大化。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者為了能夠實現企業持續經營和預期經營管理目標,逐漸從管理企業內部生產銷售向產品生命周期供應環節。
一、供應鏈及物流成本的概念
(一)供應鏈的概念
供應鏈是指以企業產生經營為核心,通過對其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進行合理化控制,從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到最后將產品銷售把消費者手中,即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以及零售商和用戶相互關聯形成功能網鏈的模式。供應鏈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必要產物,同時其也是重要的流通組織形式和市場營銷方式。
(二)供應鏈物流成本的概念
供應鏈物流主要是指物質商品流的整個過程,正因如此,物流成本核算包括了整個企業的供應鏈運作過程。也就是說,供應鏈物流成本包括有,其一,供應物流成本。供應物流成本主要是指生產企業從原材料等物品采購方到進貨方,商品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相關物流成本;其二,企業內部物流成本。內部物流成本主要是指由生產產品所需用原材料、配件以及半成品在企業內部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流成本;其三,產品銷售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主要是指生產企業從產品成形開始到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中所產生的物流成本;其四,產品回收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主要是指為了實現產品再利用目的,生產廠商從消費者那里回收空容器等所發生的相關物流成本,其包括回收費和運輸費等費用;其五,產品退貨物流成本。退貨物流成本主要是指產品退貨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包括有退貨所需用的驗收、分揀、運輸、保管以及裝卸等成本費用;其六,廢棄物品物流流成本。廢棄物流成本主要是指產品、包裝物、容器或材料因廢棄回收所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
二、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成本控制意識缺失
我國物流企業成本偏高主要由于其對成本控制理論的認識不足,在實際應用中只重視物流成本實際情況。比如,物流企業雖然對庫存或運輸成本方面進行了加強和控制,卻未基于供應鏈角度將其與成本控制理念相結合,缺乏對物流控制和管理的全面認識,尚未形成合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體系,難以基于供應鏈方面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進而使得各項物流成本偏高。同時,物流企業將不同物流環節工作分設在各不相同的管理部門,不但未能實現物流成本的統一核算與管理,而且還未能對整個物流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二)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方法已難以滿足當前市場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與供應鏈各成本核算不相匹配,所采用的定額成本控制法明顯不如標準成本控制法、作業成本控制法等更加符合當前經濟形勢的需要。除此之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物流企業網絡化設備和信息化水平發展緩慢,目前我國物流企業計算機信息化管理能力明顯不及世界其他各國平均能力。信息網絡化的落后使得物流企業內部和基于供應鏈的企業之間業務管理、分析水平偏低,影響了整體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經營成效,從而難以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費用。
(三)成本控制范圍狹隘
物流企業主要為供應鏈中企業之間提供物流服務,其物流成本包括企業內部各成本和供應鏈企業之間各項成本。受市場環境影響,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往往重視其內部物流成本控制,而對其他企業之間發生的物流成本控制過于忽視,這使得物流企業成本數據信息不夠完善和準確,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物流企業成本控制范圍受到明顯約束。
(四)成本控制效果較差
一方面,物流鏈分析不夠全面,使得運輸和庫存成本較高。由于物流企業未基于供應鏈角度對成本進行合理化規劃和控制,同時其對物流鏈分析也不夠具體,從而使得運輸、庫存等環節成本控制效果較差。而且在實際運輸過程中,還存在重復、空駛以及迂回等運輸方式,這更加大了物流運輸成本和庫存成本。比如由生產商調撥至經售商,其產品運輸成本由物流公司承擔,待產品銷售配送出庫后,按銷售量結算收入,但此種結算方式易使得收入與成本不匹配,從而導致經售高庫存越來越多,加大其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整個供應鏈涉及到的物流環節較多,如果供應鏈上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則會使得整個物流鏈停止運作,供貨時間等難以實現,進而給消費者物流需求造成阻礙。
三、基于供應鏈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優化措施
(一)明確成本控制理念
基于供應連的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應深入了解和明確成本控制理念,將成本控制理念與實際相結合,并通過加強供應鏈企業之間合作來共同實現物流成本控制與管理。明確基于供應鏈角度全面貫徹落實成本控制理論,且以實現降低物流成本費用為主要目標。與此同時,根據實際物流情況采用能夠實現供應鏈物流成本控制方式,利于企業通過合理科學整合實現各物流運作功能,在提升物流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物流成本。
(二)降低運輸和庫存成本
運輸和庫存成本是構成物流總成本中重要內容,一方面,通過利用共同配送模式降低企業物流運輸成本。根據實際物流運輸活動所需,對供應鏈企業之間共用車輛和路線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并對運輸活動進行合理分配和優化,進而提升運輸車輛利用率。同時對供應鏈相關資源進行網絡化管理,當消費者有貨物需求時能夠及時、準確的做出回應,充分發揮網絡化管理作用,從而降低運輸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利用網絡化管理降低企業庫存成本。當計算機系統收到消費者訂單時便馬上依據消費者需求對庫存進行配送和運輸,把產品及時、準確的交到消費處,這不但控制了庫存的投入量,降低了庫存成本,同時還能夠提升物流服務質量,促進物流企業發展。
(三)構建信息系統平臺
構建基于供應鏈的物流企業系統平臺體系,使供應鏈相關生產商、經售商、供應商、物流企業以及客戶等在信息方面實現共享和協作,使物流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客戶所需物流信息,并對客戶所需物流服務給予回應。加快物流服務效率,避免回復不及時而現象庫存浪費現象,轉變以往的需求信息模式,全面降低基于供應連的物流企業庫存成本和產品配送成本。
(四)加強節點企業合作
基于供應鏈的物流企業應當在當前新形勢、新環境下轉變其物流服務地位,適時調整和充分發揮其在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加強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協調與合作。在供應鏈中以其獨特的成本和服務特點來有效協調整個供應鏈運作,鞏固供應鏈中各企業之間協作關系,進而加快整個供應鏈之間運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實現供應鏈各企業之間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段瓊.關于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的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2(5).
[2]楊春雷.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知識經濟,2013(19).
[3]田躍.基于地域共享的現代物流業成本控制問題研究[J].商業時代,2013(33).
(作者單位:福建省晶華鹽業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