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慧
【摘 要】思維導圖學習法是一種筆記方法,是一種將放射性思維具體化的圖形思維方法,它把一長串的枯燥的信息變成有高度組織性的容易記憶的圖。思維導圖具有簡單的可操作性,能夠刺激大腦產生興趣,使識記充滿探索性,打破了線性筆記的繁冗和難記。將思維導圖這一直觀又形象的思考和表達方式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促使學生認真體會,觀察知識間的關系,從而產生一些發散性的理解,達到創新性的學習目的,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鞏固。
【關鍵詞】思維導圖;放射性思考;可操作性;想象力;創造力
引言
身為英語教師,我有這樣的感受:繁多的詞匯,復雜的語法,冗長的短文,讓學生沒有頭緒的作文,讓學生們學習起來叫苦不迭,英語教師的教學也有很大的難度,而學生學習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效果費時低效,事倍功半。教育箴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激勵我們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一直在思考方法論的問題。一次參加遼寧省農村英語教師培訓,我接觸到了思維導圖學習法,并且從中倍受裨益。
一、思維導圖的起源
在學習中,我們一直做線性的筆記,最后發現記下的很多東西,印象不深刻。同時,開會的時候,很多人容易睡覺,到底是為什么?是內容不夠精彩,還是記一條條的筆記太累?歸根結底,是大腦處于懶散狀態,自己記錄的內容根本不能激起大腦產生興趣,自然瞌睡蟲會光顧。思維導圖與傳統筆記法和學習法有跳躍式的差異,它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人東尼·博贊發明的一種筆記方法,他曾幫助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他發明的思維導圖能夠在全球得到廣泛推廣,成為21世紀風靡全球的思維工具,究其原因是它可以幫助人們改善思維,提高記憶力和辦事效率。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圖形思維方法。它運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把一長串的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繪制起來非常簡單,而且十分有趣!思維導圖以中心話題為中心,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接,而每一個連結有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而這些就是您的個人數據庫,這樣加速了資料的累積量,將資料依據彼此間的關聯性分層分類管理,是資料的儲存,管理及應用更系統化,增加大腦運作的效率,協助我們記憶,增進我們的創造力,而且輕松有趣,具有個人特色及多面性。
二、如何使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大致分為四類:圖畫法、圖表法、樹枝法、關鍵詞法。繪制思維導圖并不復雜:從白紙的中心開始寫出中心主題,可以用一幅圖像或圖畫表達你的中心主題。從中心開始,會讓你大腦的思維能夠向任意方向發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達自己,可以使用多種顏色和圖象,因為這能讓我們的大腦興奮。越重要的內容關鍵詞越靠近中心主題,由內向外逐漸擴展。連接中心圖像和主要分枝,然后再連接主要分枝和二級分枝,接著再連二級分枝和三級分枝,依次類推。連線用較自然的波浪狀分支,這樣不易造成視覺疲勞。把分枝連接起來,你會很容易地理解和記住更多的東西,因為大腦是通過聯想來工作的。這就像一棵茁壯生長的大樹,樹杈從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發散。
思維導圖并不完全排斥文字,它更多地是強調融圖像與文字的功能于一體。一個關鍵詞會使你的思維導圖更加醒目,更為清晰。每一個詞匯和圖形都像一個母體,繁殖出與它自己相關的、互相聯系的一系列“子代”。每一個圖像,就像中心圖形一樣,相當于一千個詞匯。所以,假如你的思維導圖里僅有10個圖形,就相當于記了一萬字的筆記!
三、讓思維導圖畫出英語新課堂
我們學習都是通過身體的五大感官,在學習途徑上可以理解為:視覺的,看到資訊;聽覺的,聽到資訊;閱讀和背誦,口語部分的;動手做實驗,操作性的。有效的學習必須具備兩種以上感官,有這樣的句子: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but I do , I understand !意思是,我聽見的我會忘記,我看見的我會記住,但是只有我動手操作了,我才能夠理解。思維導圖能讓學生雙手動起來,大腦動起來,所以它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實踐證明將思維導圖這一直觀又形象的思考和表達方式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了,新點子層出不窮,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另外,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能促使學生認真體會、觀察知識間的關系,從而產生了一些創新性的理解,達到創新性的學習目的,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呈現了新的英語課堂景象。
1.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許多學生對單元復習課不重視,達不到復習效果。原因主要有:一是學生在復習課前的自主復習不夠,導致復習課無法達成查漏補缺的效能;二是學生的復習處于被動接受,導致課堂復習效率低下;三是學生平時自主鞏固學習不夠,導致語言輸出貧乏。面對如此的復習課現狀,我引入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想探尋一條有效開展單元復習課教學的實踐之路。我運用思維導圖把單元中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或課后,首先在學習小組內,以組長為核心,把由中心話題引出的學習內容分散給各個組員完成,把各組內合作完成的思維導圖用電腦展示臺分別展示出來,互相比較,對單元內容總結得全面準確的小組予以肯定;然后在班級內,以任課教師為核心,把由中心話題引出的學習內容分散給各個小組完成,然后把各個小組總結的內容合成一個大的思維導圖展示出來。對于復習課,我們的復習方式(以組長為核心,組員為關鍵詞;以教師為核心,各小組為關鍵詞)又何嘗不是思維導圖呢?在單元復習過程中每個組員的積極性得到了調動,而且每個學生都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因為每個學生都不想遜色。為了防止小組復習的片面性,我用全班為單位復習的方式來彌補,每個小組都把自己小組的任務額外完成,就是不僅把教材中的內容復習到了,而且還拓展到了相關的課外內容,過程中學生們使用豐富的色彩來達到刺激視覺的效果。以思維導圖學習法來上復習課,既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又能提高復習效果,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發展學生創新思維,構建真正有效的復習課。
2.運用思維導圖學習法指導寫作練習
3.語法學習中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學習法
4.詞匯學習中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學習法
【參考文獻】
[1]《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