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祺
摘 要::音樂欣賞作為新課標下音樂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各類的音樂欣賞活動中還存在著教師教條式的教學理念,將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和作品情緒反應等作為主要教學,忽略了音樂是以“聆聽音樂”為首位的審美活動。本文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出發,提出在音樂欣賞中,以培養愛聽、多聽的習慣、掌握基礎的音樂知識、提升文化修養等方式,來建立欣賞者初步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樹立對音樂終身學習的愿望。
關鍵詞:音樂欣賞;審美;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06-01
“音樂欣賞首先是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及其他輔助手段,得到精神愉悅的一種審美活動。”①音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當中,但在我們生活中卻總是有人會抱怨到“我沒有音樂細胞,我聽不懂音樂”。我國各類學校早也開設了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欣賞課,但我國的音樂欣賞課卻沒有得到好的改善與更新。關于這些問題,已經出現了一些相關的研究,但還沒有得出大家認同的結果。本文將從以“審美”為核心的理念出發,研究我國音樂欣賞的現狀,提出對音樂欣賞的審美能力提升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音樂欣賞的反思
音樂欣賞要以“審美”為核心。國家音樂課程標準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際,尊重個體的不同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國家音樂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必要在教育中確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思想。本著學生主動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的原則,使我們的教學是真正在為培養學生完全的人格而教育。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在音樂欣賞課中,往往將創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作為欣賞的主要進行介紹,后將作品情緒反應等進行一一解說或純粹地感知音響本身及其內部結構,但卻忽略了音樂是音響的藝術,最重要是在于欣賞者對音樂的自然本真的感受,而非理性文字限制下的種種。在課堂上,音樂作品作為音樂審美客體,教師作為主導,應在學生聽音樂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引導,感受和理解音樂的形象與美,學生作為音樂審美主體,應該盡可能感受音樂本身帶來的審美愉悅。雖然,欣賞者對于音樂感受各有不同。如一千個藝術家欣賞一朵云,卻有一千種不同的聯想。
二、培養音樂欣賞審美能力的方式方法
培養愛聽、多聽的習慣。音樂欣賞的審美能力的提升,最關鍵的是多聽,多接觸多欣賞音樂。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欣賞音樂同樣是這個道理,聽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會聽得懂。而所謂的聽懂音樂也是相對而言,我們可以理解為三個階段,感覺階段、知覺階段和理性階段。感覺階段是音樂通過感官被主體接受,得到比較朦朧的感受,再深入的聽下去,能夠辨別出不同的音色、音高、旋律和調性等,同時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有所領會時,對音樂的理解可以說到了知覺階段,如果能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對知性認識結果的綜合,形成對音樂方面知識的完整、系統的把握,這就有了理性階段的水平,對一定程度的音樂聽得懂了。作為欣賞者,應盡可能的多聽各種類型和不同風格的音樂,擴大對音樂的欣賞面。多聽各種各樣的音樂,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且還可以使欣賞者在對各種音樂對比中提升音樂審美能力。
掌握一些基礎音樂知識。我們常常說道“如果要了解一門學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著作進行學習”對于音樂這門藝術學科,也需要掌握一些基礎的音樂知識。音樂欣賞作為一種感性體驗,多聽是獲得音樂審美能力的關鍵。但欣賞一些大型的音樂作品,如歌劇、交響曲等,這就需要人們多的掌握一些音樂基礎知識才好。但是音樂知識的范圍很廣,對于一般的欣賞者不可能全部掌握。這就需要人們有選擇地學習和掌握一些基礎的音樂知識。基礎音樂知識的學習,一方面是基礎樂理學習,如節奏、節拍、調式調性、主題和基本的曲式結構等,了解基本的這些知識,可以幫助欣賞者更好的感受和欣賞音樂。另一方面是對音樂背景知識的了解,這包括音樂作品產生的歷史時期、風格流派,作曲家的人生經歷、創作手法和對作品的原創動機等,學習這些知識可以在聽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和體驗音樂的豐富的內涵,有助于欣賞者更深入的領會音樂所表達的感情和意境。音樂知識的學習,最好是完整、系統的進行,但對于大多數的欣賞者來說,應該結合對具體音樂作品的欣賞對相關的音樂知識進行掌握,隨著音樂的欣賞數量的增加,逐漸完善音樂知識。值得要注意的一點是,音樂欣賞是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音樂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服務音樂的欣賞感性體驗的,要避免出現本末倒置。
三、結語
音樂欣賞審美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它作為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它肩負著完善人格的功能。我們應該改變對音樂欣賞上的誤區,正視音樂審美愉悅的功能。它作為一種能力,作為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可以通過對多聽、多欣賞來感受音樂本真的美。在進一步了解音樂的一些基礎知識時得到審美能力提升。在生活中,增加文化修養,積極豐富自身的閱歷和對生活的情感體驗,也有助于提升自身審美情趣。
注釋:
①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