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麗云
摘要:造成這些學生癡迷于網絡的主要原因:沉湎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熱衷于網絡交往,學校知道工作的不到位,令學生放任自流,家庭監督力度不夠,學生迷失網絡。社會對網絡的薄弱管理。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怎樣把他們拉到學習上來:加強思想教育,取締“上網小團伙”,以愛感染學生,轉換教師角色,家長的監督作用,校紀校規的配合和校園網的引導,進行網絡心理輔導、心理咨詢。
關鍵詞:網絡;原因;轉化
網絡有著諸多的優勢和便利,但是它卻需要人們恰當適度地運用。由于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的發育和成長階段,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等都很薄弱,如果不對其進行正確指導,他們很容易迷失“網絡叢林”中。
當我們隨意走進街頭巷尾的一些網吧,總會看見一群志氣委托的孩子坐在電腦前,飛速地敲擊著鍵盤,而且一坐就是幾小時,甚至通宵包機。那么,造成這些學生癡迷于網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沉湎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
一些學生難以控制上網的沖動,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且往往以玩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夜以繼日。這使他們生活規律紊亂,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思維反應遲緩,學習效率嚴重低下。
二、 熱衷于網絡交往
在現實中,有些學生與家人溝通較少,性格孤僻,喜歡獨處,表情淡漠,或者脾氣暴躁,易激怒,易于家人發生沖突。
所以,網上交友就成了學生熱衷的交友方式。他們長期沉湎于網絡交際中,在虛擬世界中,他們自由隨意、興奮異常,與陌生人無話不談。
三、學校知道工作的不到位,令學生放任自流
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教師獎主要精力放在升學率上,缺少對學生上網進行正當的指導和管理。同時,有些學校只顧升學率,而將教育重點放在一些好學生身上,放松了對其他學生的管理,使他們沉迷于網絡,放任自流。
四、家庭監督力度不夠,學生迷失網絡
一些學生以學習為由,讓家長買回電腦,同時又在學習的幌子下大玩電腦游戲。由于一些家長對電腦技術一無所知,遇到孩子的“網絡問題”往往熟手無策。還有些家長由于工作忙,而放松了對孩子的監督,不過問孩子的學習,使他們迷失在網絡之中。
五、社會對網絡的薄弱管理
社會上的一些網吧為了贏利,在經營商存在很多問題,加之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有些網吧開到了學校附近,誘使大量學生進入。學生沉迷在網絡中,給他們的健康,情緒,心里學習等讀造成了極大地危害。
那么,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怎樣才能轉化這些沉迷于網絡的學生,把他們拉到學習上來呢?
1、加強思想教育。網絡給學生帶來額巨大的便利,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學生由于年齡小,辨別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比較薄弱,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加強其自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不再癡迷網絡而專心學習。
2、取締“上網小團伙”。到網吧的學生具有團伙性,通常由一些固定的學生組成。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從其誘因上下工夫,打破他們的不良交往圈子,避免其相互影響;還可以指導他們進行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減少對網絡的心理依賴。對于自暴自棄的學生,教師要盡可能的予以鼓勵和正確的指導,使其重新樹立生活,學習的信心,不再無所事事。同時避免嚴重額網癮產生,教師要消除“傳染源”,為班級管理消除隱患,保證班級正常秩序的穩定。
3、以愛感染學生。一些孩子上網時因為在現實中缺少愛,因而把靈魂寄托在網絡中。對于這樣的學生,在轉化過程中,教師首先應了解他們的現狀,加強愛的教育,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給他們多加關心和照顧。對于納西爾缺少愛的孩子,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活動,在他們生日的時候開展祝賀活動,贈送生日禮物;做好家訪工作,促進家庭和睦氣氛的形成。同時,教師要召開家長會,提高家長素質,幫助他們科學的教育孩子,給孩子多一些精神上的關愛,讓孩子到現實中的愛,從而慢慢脫離網絡。
4、轉換教師角色。據調查研究,部分學生因為上網影響學業,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網絡,而是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習出現了問題。網絡對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那些學習上不成功,受老師訓斥比較多的或較少朋友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而生活、學習比較成功的學生則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提供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臺,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引路人,正確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5、家長的監督作用。學校與家長建立互動的監管機制,保證學生的“網上生活”高效、健康、有序。家長在家對學生上網進行監督,對其網絡生活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計劃,布置、安排健康有益的網絡學習內容。學生上網的時間要適度,避免孩子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以免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6、校紀校規的配合和校園網的引導。學校要主動把青少年學生的網絡行為轉化為必須遵守的消極校規,強制學生遵守。對年齡偏低,自控能力差的學生,還應提出上網時間與上網地點的限制,時時加以監督、檢查,及時查處違規行為,以此來減輕青少年的網絡迷戀,并遏制青少年不良網絡行為的產生和蔓延。
7、進行網絡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要組織有關的網絡心理輔導講座。學校也要組織對學生進行意志力的培養和“成功教育”的引導宣傳,使學生能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減少他們對虛擬網絡的迷戀。而低于那些癡迷于游戲和聊天的學生,教師要引起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輔導和咨詢的作用,幫助他們擺脫對網絡的依賴。
網絡的虛擬生活,使一些學生原離現實,身不由己地北控制在機器虛擬出來的社會中,使他們不能對其他同學一樣,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對他們進行轉化,把他們拉到學習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