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泉
摘要: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怎樣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通過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提升;途徑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同時,閱讀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閱讀有助于小學生對于課本的認知,提高學生對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認知,甚至可以增加小學生感悟世界的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提高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精神,我認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體現在如下幾點:
一、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尤為重要,因為只有讓學生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漸漸培養閱讀學習的持久性。因此教師應該隨時隨地地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到閱讀中去尋找快樂。比如語文老師可以常用一些有趣精彩的故事來向小學生推薦相關的語文閱讀讀物,吸引小學生閱讀的興趣。還可以分享或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或吸引小學生去讀老師所分享的讀物,或與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此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也是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不二法寶。小學生喜歡熱鬧,喜歡游戲,我們可以讓小學生比賽朗讀自己最喜歡的閱讀片段,還可以讓小學生將自己讀到的故事表演出來,這樣的讀書活動是最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也是最容易調動他們語文閱讀主動性的。
二、突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對于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專心地思考習慣,閱讀就會毫無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然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當然,閱讀還要培養學生勤動筆的習慣。動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優美的詞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記號和批語,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讀后感。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閱讀教學更加省力、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視提升學生的閱讀審美個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個性。同時,閱讀是為了豐富學生的閱歷,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等,是屬于創造過程,而不應該是被接受。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筆者在教學過程匯總中,首先誘導學生拓展閱讀范疇,廣泛積累閱讀;其次,尊重學生的選擇,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思維,倡導個性理解,即讓學生用自己的思想、語言等與作者、文本進行對話,實現自我獨特的閱讀感受;最后,帶領學生感受、品味文本內涵,深化其個性審美,升華其情感體驗,感悟閱讀文本的內涵。
五、在閱讀中要善于啟發學生質疑
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
六、媒體加入閱讀教學中
信息化環境的不斷發展,所以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在引進多媒體設備和技術。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創造出來的情景來幫助學生去理解原本較為抽象的知識,讓學生的視野變得開闊,此外,所搭配的文字、聲音、圖片等讓學生在視、聽、說方面都得到鍛煉,此外,多媒體技術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直觀以及較強的感染力,都可以促進學生對于閱讀文章的理解,同時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這樣生動的場景,無疑是讓學生對其產生非常大的興趣。
總之,要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質量,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掌握正確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同時,我們更要不斷學習,更新觀念,明白教育目標,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小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