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文霞
摘要: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陣地。文章闡述了通過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創新內涵、教會學生抓住重難點、搞好習題設計、注重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性教學,即以創新理論為指導,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多種教學途徑,創設民主、和諧、安全、寬松的教學環境,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提供充裕的思考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筆者先讓學生們觀看年歷,讓他們自己發現規律,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通過觀察和討論,總結出了一年內有12個月,哪個月有30天,哪個月有31天,二月的天數是特殊的等一些內容,然后又通過做游戲和數拳頭的方法,把自己得到的知識鞏固下來,并加以運用。接著,筆者又讓學生觀察二月份的變化,找到平閏年的規律,進而通過游戲進行驗證。雖然在觀察、討論、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找到的計算方法不盡一致,但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發現問題、找到規律。
二、不斷質疑、設疑,萌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想象是創新的孿生兄弟,想象力豐富的人創新精神也強。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激情。例如,在教學“長方體體積”后,筆者提問:“為什么求長方體體積既可以用底面積乘以高,又可以用橫截面積乘以長?”學生通過對學具的擺弄、觀察和討論,回答說:“把長方體豎起來放,可以用底面積乘以高;如果橫著放,就是橫截面乘以長?!边@樣的結論是通過了一定的想象才能得出的,學生也在想象中體會到了創新的內涵。
再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后,筆者讓學生求出1個土豆的體積。有的說把土豆煮熟后,捏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就可以求出它的體積;有的說,從土豆中切出一個l立方厘米的小土豆,測出重量,根據大土豆和小土豆重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可以求出大土豆的體積;有的說,把土豆放在長方體或正方體水槽中,水上升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這樣引導學生想象,既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教學中,教師就要這樣有意識地創設環境,質疑、設疑,使學生產生好奇,好奇又萌發學生想實踐、想創新的意識。
三、采用多途徑新方法,發散學生思維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知識也在不斷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發現新方法、新途徑、新觀點,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和多向思維,以指導和激勵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形成。教師要創設一個嘗試的環境、探索的空間,給學生鍛煉的機會。例如:某工廠四月份燒煤120噸,比原計劃節約了1/9,四月份原計劃燒煤多少噸?列式為:120÷(1-1/9)=135(噸)。誰能改變第二個條件,再解答呢?同學們說,比原計劃多燒了1/9,列式為:120÷(1+1/9)=1108(噸)。正好是原計劃的1/9,又應列式為:120÷1/9=1080(噸)。若把這題改變成分數乘法應用題,又該怎么辦呢?學生各抒己見。這樣削枝強干,點撥引路,學生自學自通,創新意識也得到了展示。
四、內化知識經過,學會抓住重難點
能否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事關一節課的成功與失敗。因此,只有把知識經過學生內化后,學生才能夠真正學懂學實;只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討論,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這節課題重點、難點都集中在三角形的底邊、高與面積的關系上。筆者首先給學生們布置一些練習題:①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是怎樣的?②三角形的面積與三角形的底邊和高的關系是怎樣的?③三角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然后讓學生思考并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就弄清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進而知道了三角形面積與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關系,最后總結出三角形面積的求法,即三角形面積=底×高÷2。這樣,通過學生自己觀察、計算、討論得來的知識要比老師講的印象更深刻,在各抒己見中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搞好習題設計,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課堂習題設計時,既要考慮習題的類型、練習的方式,又要考慮習題的難度、習題的內容。筆者按照這一原則,設計出一些具體、有迷惑性的習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繼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筆者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求出一個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學生剛開始認為無法可求,于是筆者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把不規則圖形進行割補,變化成兩個平行四邊形,最后順利地求出了該圖形的面積。
六、結合生活實踐,注重知識的應用
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生活實踐中去,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教師,就要充分利用生產、生活實際來對學生加以指導,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時,首先讓學生找出書、文具盒等實物量一量、算一算,進而總結出長方體的體積與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關系,然后,進行思考,找出規律,得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這樣,在測量、計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另外,在老師精心設計、科學安排下,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逆向思維訓練,難題巧解等,都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善于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真正變“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 激發出學生創新的火花,進而形成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