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菊
摘要:21世紀是信息技術占主導地位的世紀,計算機的普及應用給社會和科技帶來了一次空前的發展,也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歷史的飛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多媒體;學習興趣
一、多媒體對物理教學的積極作用
1、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所以,將多媒體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相結合,能使實驗教學內容由抽象變得形象,教學的形式也會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
在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率,能使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物理現象和相關的知識。
2、利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強大的動畫功能及有關外設可以解決許多用常規手段難以表達或可見度低的實驗、物體與物體的相互作用、氣體狀態變化等一些實驗。這些畫面清晰、形象直觀并且可以瞬間定格、重復播放,既減少了教師的勞動強度又使學生理解快、記憶扎實。如機械運動中的相對運動、回聲測距、透鏡成像等,初中學生很難描繪清楚。就相對運動的內容我們即可應用計算機來演示空中加油的情景和等速救護的過程,配上聲音的效果,讓學生從聲音、圖像全方位地感受,直觀地掌握該節的內容。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利用多媒體把握學科發展動態,增進教學交流,提高教學水平。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大量的習題是必要的,但訂購的習題集往往又存在著題型偏舊、信息過時的缺點,這對于學生習題更新、掌握高考的習題形勢是不利的。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信息資源,從網絡上的物理試題中心、試題集錦欄目和其他一些重點中學網站試題庫上下載最新的試卷,搜集物理相關試題,用來給學生作為測試題和平時練習。對于啟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有著很大的幫助,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4、應用多媒體可以加大課堂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21世紀是信息時代,對于在學校里學習的學生,也應培養處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資料,及物理學的發展情況,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花較多時間板書,特別是上電學課時寫例題、畫圖例的時間更多,而采用多媒體中的顯示文本的功能和實物展示臺,則可使本應花幾分鐘甚至是十幾分鐘要寫要畫的內容在幾秒內顯示于學生眼前,這大大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同時也加大了信息的輸入率。由于使用多媒體的直觀性也大大縮短了教學難點的突破過程,這就使教師有時間講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和現實的應用,引導他們理論聯系實際,豐富了課堂內容,而且從根本上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學弊端,給學生較多自由時間復習鞏固,優化了課堂教學,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
多媒體輔助教學雖然具有以上幾個非常顯著的優點,但也存在局限性。多媒體只能稱為一種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傳統式的教學,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也應該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1、使用多媒體教學,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多媒體教學,學生普遍認為信息量大,且變換快,很難把課堂上傳播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有的教師為了追求多媒體效果,過多地使用聲音、圖片、動畫來展示教學內容,結果弄巧成拙,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偏離了知識傳遞的主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不能只顧教師對學生的灌輸,也不能讓學生脫離教師而單純與機器交互學習。多媒體教學必須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真正意義。
2、使用多媒體教學,容易違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時,把公式推導、例題演算的過程一下子顯示出來,這樣既沒有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消化的時間,也無法實現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一般我們上課時用的課件都是事先根據教學要求而設計確定的,而現在多數課件的開發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單純追求直觀和生動,忘記了作為主體存在的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大部分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發揮,很容易進入一種“人灌+機灌”的新的課堂教學誤區。
總之,通過多媒體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能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增強物理教學的直觀性與可視性,使抽象的物理定律、定理形象化,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動手能力。但多媒體教學也有自身有缺點,多媒體再好,也只是個工具,它無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