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利
摘要: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學陷入了瓶頸,學生不愛學,教師苦于找不到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如今,新課程改革為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思想與方法,這為語文教學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小學語文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走上改革和創新之路,優化小學語文課堂,將學生們的興趣和需求充分的激發。本文就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幾點優化策略、激發興趣的合理手段。
關鍵詞:激發興趣;小學語文;教學優化
引言:
語文是我國的基礎性學科,教學的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弘揚傳統文化、實施德育教育,對學生們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小學作為素質教育的起始階段,對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能力和素質的發展都產生著基礎性的影響,教學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面對沉重的教學擔子,教師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潮流”,走上語文教學改革之路,使教學的質效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大幅提高。
一、以豐富教學資源激發興趣
優化課堂教學,精心的課前準備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必須認識到,新時代的語文教學被賦予了更多的色彩,自身也擔負起了更重的責任,決不可由于自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就跳過了備課環節。要知道,如今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的要求都與往日不同,教師在課前準備時也要加入更多、更新的元素。如教師在備古詩《贈汪倫》時,可搜集以往學過的李白的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抓住兩者的聯系與區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其次是生活資源。生活中處處有教學資源。教師在備課《花名歌》時,要先抓住城市綠化的擴建,設置花卉名稱懸念,引出問題;然后大量展示生活中的花卉及對應的名稱。第三是網絡資源。教師在備課《海底世界》時,可在搜集到的眾多海底生物、礦產圖片或課件中精選一部分,使得從未見過大海的學生會有身臨其境之感,見過大海的學生也會激起美好回憶。好的問題能帶動一堂課,好的問題需要設計,也需要生成。在備課中考慮的問題生成主要還是預設性的,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學習活動,預測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能會產生什么問題,真心做到“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倡導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1]。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教學不同于數學、英語等學科,表現為分散的知識點,其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教材中的內容都是一些蘊含了情感和思想的優秀文章,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和情節性,因此在教學時就不能僅僅突出知識點,更要調動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建立對整篇課文的感知。創設情境就是這樣一種能夠將學生充分帶入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每每都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如講授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先要求學生讀課文,并配以西沙群島的動畫。在講解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現我國美麗的西沙群島海里奇形怪狀、色彩鮮艷、瑰麗無比的珊瑚和那些見也沒見過甚至是聽也沒聽說過的形態各異的魚兒,由美麗的海島風光和奇幻的海底世界構建的畫面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畫面上美麗的風光。這種教學活動重視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始終處于亢奮狀態,思維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就是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的優點,因為小學生的認知活動都是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多媒體情境能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知識的積累和智能的發展,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創設情境教學尤為重要。
再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編寫劇本,利用表演的方式把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展示出來。學生通過自主編寫劇本,可以充分的研究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后在表演中呈現出來。學生通過自己對人物的塑造,充分理解文中的內容,最大程度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進行課文體驗,加深了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了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情操[2—3]。
三、用電教手段激發興趣
自電教設備走入課堂后,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教學的效率也大大提高。由于小學生具有喜愛形象、新鮮事物的特點,在電教課堂上總是能夠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圖文并茂,融入了動態和音頻的教學內容也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善用電教化教學手段,能夠在激趣的同時起到加快教學進度的作用。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優秀的寫景文章,通過描寫桂林山水美麗景色激發學生愛國的情感。但學生沒有到過桂林,文章中的語言文字也難以打動學生的心,對作者描繪的景物抒發的感情理解不透。此時可以播放錄音相片,將優美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再加上錄音機深情的配樂,學生會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麗的畫卷之中,真會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感,他們的熱愛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再如,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利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一般一節課可教6―8個生字,而利用電教手段,則可達到12―14個生字,效率大大提高,因為電教手段可以使新授課時間縮短,練習時間大增,練習形式多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時幻燈片出現的象形字的“象形”,能幫助記憶,也能激發他們的興趣[4]。
四、結語
我國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而樂知就是指學生的興趣。興趣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是學習入門的向導,是最好的教師,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教師要想實施素質教育,要想課堂教學中“輕負擔,高質量”,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它是課堂教學中“輕負擔,高質量”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王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3):77-77.
[2]王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11):26-26.
[3]郎旭輝.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5(7):200-201.
[4]靳平選.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探討[J].散文選刊旬刊,2016(1):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