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梅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作出了全面性的規范,教學面臨的要求也隨之提升。顯然,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教學向前發展的需求,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與創新。那么,應如何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確保教學創新的有效性并切實達成課程改革的目標呢?本文就將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引言: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是我國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的需求,也是重要的推動力。如今,小學數學教育改革工作正在火熱的開展,一線教師們都已經投身到了教學創新工作中。但盲目的創新并不是課程改革的目標,必須找到準確的出發點,對教學手段不斷的實踐、完善、打磨,真正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一、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要求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方法創新的實際要求為明確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對“教書”與“育人”的目標加以體現,有利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教師應對學生的知識學習需求加以滿足,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思維邏輯能力;把簡單的理論學習延伸至“美育”及“德育”方面,如:教師在教授時間概念的過程中,應讓學生意識到時間稍縱即逝,還讓學生認識到珍惜與把握時間的重要性。
(二)體現實際性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需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展現出數學的實際性作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新課改強調的教育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而不是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教師需要以此為出發點,實施生活化教學。
(三)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創造力提高的基點為創新性教育,其也能夠具體的體現學生的全面性發展,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十分的重要。一方面,數學自身屬于培養小學生良好邏輯性的關鍵工具,每一個問題的解題方法多種多樣,只要轉變思路就能夠獲得新的啟發,為創造力的開發提供了必要的條件[1]。另一方面,數學知識的把握主要是在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方面加以體現,如:在《圖形與變換》教學中,讓學生對不同的變換形式加以想象,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對學習的要領加以充分掌握。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借助多媒體,化抽象為形象
教學方法的創新必須始終以為學生服務為出發點,解決他們在傳統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這樣的創新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如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走入課堂,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學生由于抽象思維能力不足而面對的學習問題,通過將抽象的知識點形象化的展示,降低了知識難度。因此,數學教師必須將多媒體作為一項常規性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起來,在促進教學創新的同時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米”與“厘米”之間的單位換算,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這樣的直觀展示。首先,屏幕上各展現出一條1m和1cm的繩子,用1cm繩子截取1m的繩子,觀察要截取多少次才可完成。利用多媒體展示過程,所需的時間并不長,但在課堂上開展這樣的實踐操作活動卻是不現實的,多媒體的優勢可見一斑。學生在觀察下掌握了米與厘米的單位換算,也將對這部分知識點產生深刻的印象[2]。
(二)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屬于關鍵的教學手段,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較為有趣的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如:在《重量單位》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一些道具開展教學活動,在學生進入教室之前,借助體重秤對全部學生的體重進行測量,再利用excel表格記錄所測量的體重,并向學生展現數據,通過多角度對比的手段讓學生對“千克”與“克”之間的區別加以有效區分;然后借助真實場景體驗,讓學生全面的了解這類問題。同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教學方法創新的目的。如:在《同分母分數》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中的動畫功能進行教學情境設置,以動畫片《熊出沒》中的動畫人物作為切入點,對以下場面進行模擬:熊大將一個西瓜分成3份,平均分給熊二和光頭強,求光頭強得到了多少西瓜,且用分數的形式進行呈現;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結合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及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明了,達到了教育方法創新的目的[3]。
(三)聯系實際生活,提升學生實踐運用能力
數學知識是來源于實際生活的,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且數學用處非常大,只有將其合理運用在實踐中,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面對數學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審題,透過表面看到本質,實現文字到模型的有效轉化,且要不斷創新和完善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如題,阿東和阿建在校園400跑道上朝同一方向跑步,且起始點相同,阿東跑步速度12米/秒,阿建跑步速度15米/秒,有只小狗也在跑道上,速度20米/秒,小狗先同阿東一起跑步,碰到阿建之后,又朝著相反的方向跑到阿東那里,之后又跑到阿建那里,這樣一次反復下去,直到阿東和阿建跑到一起,在該過程中,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針對該問題,教師要先讓學生思考和探討,教師可適當引導,提示學生該問題解決關鍵是小狗跑步時間對應阿東和阿建相遇時間,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問題。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應當有效創新,從而適應學生對未來的發展需要,不斷滿足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教學目標及要求。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更加有效的手段達到直觀化教學、趣味教學和高效教學的目標,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學切實體現出新課改的特征,不斷獲得學生的接受與認可。
參考文獻:
[1]時亨存.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9):220.
[2]彭思鳳,華菁.淺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7,(07):98+101.
[3]宋霜紅.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探討[J].學周刊,2017,(1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