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川
摘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能夠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動手的好習慣。小學手工課也是最適合小學生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的課程,其中利用紙材進行教學既安全又靈活,而且可操作性較強,因此本文將從紙材的拓展運用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美術;手工;紙材;拓展
引言:
小學生因為年紀還小,在課堂當中很少有人能安靜的坐一節課,因此相對于“填鴨式”的口頭教課,小學生更喜歡靈活性較強的手工課、舞蹈課等,他們在手工課這類課程中往往會表現得更加的積極,在邊玩邊學的模式下能更有效的接收新知識。這樣靈活的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能夠打破傳統教學的壁壘,采用更加靈活多變的形式來完成手工課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加深對于紙材的理解,衍生出更多的紙材運用方法。
一、多參與手工活動提高對于紙材創作的想象力
在手工課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老師自己都沒有很好的想象力,只會一兩種簡單的紙材手工制作,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就將自己會的一兩種教給學生,然后學生呢也就照貓畫虎的將老師教的給做出來,然后老師根據自己的審美來評判學生做的好還是不好。這樣的做法違背了手工課的初衷,對于學生的能力也沒有絲毫幫助[1]。
為了能夠使課程更加的豐富,在最大程度上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老師們日常工作中不能只是“啃老本”也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思維日啟發的教育。例如,學校的老師可以互相邀請一起去參加各種工藝品的展會,并且舉辦教師材質手工制作大賽,邀請同城的所有愛好手工的老師以及其他感興趣的市民一起參加大賽,這樣既能挖掘出自身隱藏的才能,還可以從別人的藝術作品中吸收新的知識,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在課下的時間力,老師可以通過瀏覽網上的手工制作教學視頻,也可以錄制自己的手工制作視頻,與全國的手工愛好者進行交流學習,這樣對教師自身的手工制作能力、手工課教學能力和自身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采用多種模式的教學方法來打破傳統教學壁壘,提高學生創造力
目前所有的手工課都是在學校課堂當中進行,并且每周都有固定的時間。有時候孩子可能對某項手工課很感興趣,可是課下就沒有這樣的機會進行深入研究,這樣的做法難以將手工課的實際意義得到發揮,反而對于學生想要學習的欲望得到很大程度的沖減[2]。因此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才能使手工課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小小機器人》一課中,老師采用了多媒體的方式來輔助手工課程的進行。在課堂學習過這個手工制作后,老師建立了一個可供學生討論的群組,在之后的一個星期老師每天和學生對與機器人制作進行討論,誰有好的點子在群里說出來,然后大家回去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互動。老師還鼓勵同學們誰有好的制作方法也可以錄制成視頻讓大家參考,因為這樣很多同學的創作熱情都被激發,短短一星期老師看到了30多款不同的機器人,同學們的創作熱情空氣高漲。這樣抱團取暖的方式也可以使同學對于手工的熱情更加的持久,能夠在做手工的路上走的更遠,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莫大好處。
三、拓寬紙材的運用范圍,引導學生對紙材重要性的認知
紙張因為他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是一種可塑性很強而且特別便宜的材料,因此在手工制作當中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材料。但是目前的手工制作當中因為教師自身的想象力有限,而且對紙材手工制作缺乏相應的引導,而且目前手工的創作材料種類越來越多,導致紙材手工的可塑性被忽略[3]。但是在小學生手工制作過程當中,紙材安全無毒、可塑性強、易獲得,而且近些年大家對于紙材創作的力度加大,可以制作更多的手工藝品,因此更符合小學生手工制作的需求。因此教師更應該注重開發紙材的更多可能性,讓學生對紙材有更近一步的認知[4]。例如,老師在《正確認識紙材》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剪、拆等步驟制作了一個簡單的鴨子的平面圖形,還通過折疊、旋轉的方法制作了簡單的紙船這個立體手工,還利用多個紙盒粘貼了一個有質感的機器人。并且在制作的過程當中給學生展示了如何在制作不同的物品時選擇相應的紙張,以及根據制作內容選擇不同顏色的紙張,如鴨子選用黃色的紙更加形象,紙船選擇銀白色的紙張貼近生活等,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對紙張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學會了制作手工要選紙材也要注意配色等方法,使學生對紙材手工更加有興趣[4]。
四、提倡動手,培養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在傳統的制作過程當中,一般都是老師拿著做好的手工作品給學生講解制作方法然后讓學生按照老師的制作步驟照著做一邊,最后得到的是所有學生做出來同一個東西,像是復制粘貼,而不是創造開發,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根據制作的主題給學生相應的提示和指導是,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和思考,制作出心目中完美的作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例如,在《如何制作小鴨子》一課中,老師先是給定一個制作的主題-用紙剪一個小鴨子,然后問學生想象中的鴨子是什么樣子,如果想要制作一個鴨子應該有哪些步驟,然后將做好的鴨子樣板、配色給同學們展示,讓同學先動手制作一遍,老師根據學生的制作過程給予適當的指導,然后讓同學交流自己的制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學們課堂討論的氛圍很濃烈,每個人做的都是自己理解的鴨子,課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學生認為這樣更加的有趣。
五、結束語
紙材運用的拓展,為手工課提供了更加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也使得手工課的內容更加的豐富,對于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當中,也應該創新工作模式,對于學生應該以啟發為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主動學習,從而獲得更加美好的學習體驗,更加高效的學習節奏。
參考文獻:
[1]姚敏.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探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7(47):35-35.
[2]劉必勇.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15):184-184.
[3]魏芳.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的拓展運用[J].知識窗(教師版),2016(11):27-27.
[4]程珺倩.紙材拓展在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2):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