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摘要:新課程改革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不斷深入推動了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和調整,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氛圍,同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核心素養。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我們應當及時的轉變教育理念,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和完善,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認知水平制定相應的數學教學方案和計劃,全面提高學生等數學核心素養。本文就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創新教學
引言:
新課程教學理念中提出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這就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改革,從而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但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仍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占據著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缺乏自主性并限制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效率低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構建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就必須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從而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課堂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主要場所,課堂效率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體位置,學生被動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師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設計,導致部分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久而久之產生厭學心理。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要求學生對一些公式、定理進行死記硬背,缺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結果導致學生不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缺乏有效的實踐,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致使課堂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1]。
二、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
1、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新形勢下要想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則需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另外,作為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從領導者轉變為組織者;(2)數學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要與每一位學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并且在教學中不要讓學生感受到害怕,要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與學生一起討論,并且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
2、合理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創設良好的課堂導入環節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據絕對支配的地位,灌輸式教學方式貫穿數學課堂教學全過程,忽視了課堂導入環節以及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的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創設良好的課堂導入環節,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3]。例如:在《有理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PPT課件的放映進行課堂導入,將正數和負數以及有理數的相關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根據導學案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課堂開端為數學教學奠定基調,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的視頻、圖像等特點,將數學知識直觀的、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教學資源,同時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圖形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出示各種與生活相關的立體圖形,有效的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增加了美感,使學生能直觀的感受圖形之間的差異,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
4、將數學教學生活化處理
在新課改過程中,很重要的轉變是教學目標不再停留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是著重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綜合素質既包括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與技巧,也包括如何在學習之后,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4]。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在當前已經取得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對于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卻并未取得足夠的關注。
樹立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要求教師有將生活帶入課堂的能力。數學在生活中出現得很多,小到簡單的數字加減,大到圖形的變化與測量,都可以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在現實中,許多學生都不能觀察到生活中的數學,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將生活內容直接搬入課堂,還可以借助學生熟悉的以及喜聞樂見的場景,對學生部分習題進行包裝。在課堂舉例環節,多一些與生活實踐相關的內容,會使學生更為輕松地接受教學內容。
5、教學評價的創新
教師在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該一改平時的單純憑借學生學習成績對其評價的方式,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教師應結合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學生與教師的配合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此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該以鼓勵性的語言為主,很多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非常自卑,并且沒有自信心,影響到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對此類學生進行鼓勵,能夠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學習上更大的進步。總之,教師通過對教學評價的創新,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初中數學教師面臨機遇與挑戰,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但是創新的過程是一項復雜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 趙洪銀.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分析[J].才智,2018(21):45-46
[2] 陳忠.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56-257
[3] 孫祖剛.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114-115
[4] 浦培芬.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