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仕壽
摘要:以往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主導,單一固化的授課方式,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無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還會使他們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直接導致教學質量越來越差,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針對作文教學做出創新,需要教師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重新確立教學目標,不斷整合課程資源,選用適合學生、能被學生充分接受的教學手段,組織形式多樣的練習活動,活躍學生的形象思維,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顯得至關重要,必須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實踐;思考;研究
引言:小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生活閱歷不甚豐富,所以非常畏懼寫作,注意力無法集中,脫離教師引導容易出現自學熱情不高,探究積極性偏低等情況。如果教師總把作文教學當做一項任務去完成,通過灌輸指導學生被動記憶基礎知識,完成階段性的教學工作,那么學生厭惡學習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極大的阻礙著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筆者特意憑借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進行了重新思考,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教學方案的優化設計提供一些有效參考。
一、創新作文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認知狀態,思維并不活躍,寫作興趣不足。教師時常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打擊學生的自學熱情,讓學生大量摘抄好詞佳句,一味地模仿應用,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想法,不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這種情況下,作文教學實效性是很難得到快速提升的。鑒于此,創新教學模式,更換授課方式,就成為了開闊小學生寫作思路的必要前提。語文教師要知道學生才是主要的服務對象,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充足時間去思考、去探究、去分析,對其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雙向發展而言大有助益[1]。比如,在開展互動式教學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應該是引導者,讓學生擁有更多的主動權,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教師也可以提前準備多個作文題目供學生選擇,讓每個學生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題目,之后再安排小組討論,讓學生展開想象,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集思廣益。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對學生的想法進行積極引導,指出其中的不足,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二、不斷拓寬寫作途徑
作文教學除了教學模式的創新外,還要做到授課形式的創新,即授課形式多樣化。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尊重學生的意見,此外,改變傳統式的講評式授課,采用多種形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如游戲式,小學生都喜歡做游戲,游戲能夠滿足他們愛玩的心理,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把游戲融入作文教學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組織一些講故事、猜謎語、成語接龍等活動,讓學生在玩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游戲結束后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成作文,每次活動后學生寫的作文真是妙趣橫生、人物活靈活現,讓人回味無窮。如成語接龍后寫出的《戲說成語》《成語之天地》等;采訪式,讓學生模仿小記者,采訪老師、家長或身邊的人物,并根據采訪所得寫成文章;情景式,如寫《感恩父母》時,我為學生創造一個父母養育孩子長大成人的情景,將學生帶入情景中進行深入體會,并寫作。采取多樣化的授課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寬作文寫作的途徑。
三、實現讀寫有效結合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多為精品,既滿足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又符合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和認知規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作文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背誦和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和片段,這樣使學生在寫作時化為己用,增加寫作語言的優美[2]。例如,在講完《美麗的張家界》《可愛的草塘》和《草原》等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在寫作中進行景物描寫時都可以進行借鑒和應用其中的佳句。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和擴寫練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講解完《桂林山水》的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文章中的排比與對比等手法,對自己生活中書寫的景物進行描寫;在講解完《十里長街送總理》課文后,文章中所飽含的深情很容易引起學生思想的共鳴,教師讓學生將自己對父母和親人的思念寫成作文,這樣學生作文中的情感也會細膩動人。
四、注重增加生活體驗
生活體驗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充實,情感更豐富和真實。沒有生活體驗,學生的作文會缺乏生命力,情感也顯得是無病呻吟。因此,生活體驗對于小學作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3]。生活體驗要求學生用心感受生活,細心發現生活的點滴,從而形成真實的情感感受。比如在小學作文中,經常能夠遇到這樣的作文題目:《最有意義的一天》。這樣的作文題目需要學生有較為豐富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才能夠很好地發揮出來。在生活中的體驗和感受,可以是做義工,也可以是和父母一起去完成某一件事情。學生根據自己的故事完成作文。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可以通過督促學生寫周記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周記記錄每周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真實感受,從而在作文中能夠有話可說,有情可表。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地為學生創建環境,組織和帶領學生一起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以增加生活體驗。
結語
總之,在新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活動,不僅僅對于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增強和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意義,而且對于為我國社會的發展與繁榮培養出合格的未來創新型人才能夠奠定下堅實的基礎教育條件。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勢在必行,絕對不可小視,是非常值得我國教育界的相關人士進行深思。
參考文獻:
[1]章娟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5(20):215-215.
[2]王顯梅.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40):189-189.
[3]郭景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6(3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