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薇
摘要: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特色建設有利于優化圖書館的館藏結構,完善少數民族地方文獻資料庫。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應根據館藏文獻資料的特點,運用網絡技術和方法,因地制宜地做好少數民族地方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特色建設
黨校圖書館是黨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黨校教學、科研和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黨校的教學科研部門。作為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在為教學科研服務和領導決策服務的同時,還承擔著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任務。因此,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要更好地為黨校教學、科研和少數民族干部培訓工作服務就必須走特色館藏建設之路。
一、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建設現狀分析
圖書館應收藏什么書刊資料,是以本館的具體任務和讀者對象為依據的。少數民族地區黨校的性質與任務,決定了它們的教學和科研要具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點。而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其藏書必須體現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才能保證和促進教學及科研任務的順利完成。目前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的建設現狀主要表現為:
1.館藏資源同內地黨校趨同
黨校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黨校圖書館的館藏結構主要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經典文獻為核心,以專業教學和研究文獻為重點,與內地黨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趨同,缺乏系統完整的少數民族地方文獻資料庫。
2.特色資源沒有系統性整理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多處于邊疆地區,經濟不發達,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對現有的館藏特色資源的發掘、整理不夠,對特色資源建設在查漏、補缺、更新和完善上,缺乏系統性、主動性,造成特色資源特而不全,不便利用。
3.特色資源形式單一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圖書館館藏資源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大量出現了虛擬圖書館和電子圖書。但多數民族地區的黨校圖書館由于地方經濟不發達,圖書經費緊張,館藏圖書還是以紙質圖書為主,運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對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不夠,館藏文獻的數量和質量難以滿足用戶對特色文獻的需求。
二、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特色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多數在邊疆地區,信息技術的發展相對落后。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與其他圖書館一樣,走過了一段封閉保守的道路,在思想上只注重館內循環,造成對社會環境中的信息、物質、能量交流的僵化。圖書館館藏大都停留在“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基礎之上,館藏資源缺乏當代特色,具有當地特色和本民族特色的文獻資料收藏不夠,文獻資料千篇一律,降低了讀者查找資料的興趣。因此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要做到特色建設就應本著“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的理念來建設自己的特色館藏,使館藏結構優化,文獻資源精品化,滿足廣大教師和學員的需求。
當前由于知識信息及其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已從空間和時間上根本改變了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信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有機的結合,不但使圖書館知識信息資源變得無限,而且還進一步擴大了圖書館的工作空間,使得圖書館信息處理、存儲、檢索的媒體形式不斷更新。從而使圖書館在信息資源結構、服務形式與管理手段發生了明顯變化,正向著電子數字化、虛擬多樣化和全球網絡化昂首挺進,這種發展趨勢變化對于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來說,無疑是一場嚴峻的挑戰。社會越進步,專業化、個性化、特色化的生存空間就越廣闊,依據“差異化生存”理論觀點來看,其核心就是要找準自身特色,用特色化證明自身價值。因此,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必須與時俱進,全力推進特色化建設,并積極實施富有吸引力、個性化的特色館藏與特色服務,才能找準自己的方向與定位。
三、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特色建設策略
1.以黨校特色文獻為基礎,建設少數民族地區黨校館藏資源
黨校的性質決定了黨校圖書館的館藏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文獻資料為主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本地區經濟發展的相關資料和黨校開設的主體班相關聯學科的圖書資料作為圖書館必備的藏書。作為少數民族地區黨校的辦學宗旨是培訓輪訓少數民族地區黨員領導干部,為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服務。因此,在以黨校特色館藏的基礎上,重點收集、整理和保存民族地方文獻,形成館藏特色和優勢,就成為了我們加強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建設的著重點。只有抓住館藏文獻資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才能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館藏特色和優勢。
2.運用網絡技術建設特色館藏數據庫和圖書館網站
少數民族地區的黨校圖書館建設特色館藏數據庫和網站要堅持教學與科研結合,科研與民族文化結合,網絡與特色結合的原則,集中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運用大數據技術讓本地的所有公有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相互共享,還可以同發達地區的圖書館合作,使特色資源從有限變為無限,在更廣闊的專業領域里發揮作用。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網站建設是新形勢下黨校建設的重要任務。網站建設不但能滿足教師和學員對圖書資料查詢的需求,還是黨校學科發展最直接、最大范圍的宣傳和反映。特色資源網站通過導航庫向學員和用戶提供特色資源的分布情況,使館藏特色資源得到無限延伸,使實際的特色資源與虛擬的特色資源得到結合,進一步拓展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的服務領域和空間。
3.因地制宜地做好民族地方文獻資源開發和利用工作
文獻資源是相對于天然資源的一種社會智力資源,是物化了的知識財富,是人們迄今為止收集積累貯藏下來的文獻的總和。對文獻資源的開發,是服務讀者和用戶,提高館藏文獻利用率的一種信息整理和傳遞過程。因此,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地做好民族地方文獻資源開發和利用工作。
首先要根據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和地方特點,及時收集本校教師的著作、課題論文和本地區少數民族的文獻資料。本地區少數民族的文獻資料包括用漢字記錄的民族文獻及用各少數民族文字記錄的文獻。對于用語言世代相傳形成的口傳文獻要注意保存音頻和視頻文件。其次要加快信息傳遞速度,做好文獻情報工作。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應利用網絡技術把各類文獻情報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給讀者。主動為教學和科研服務,并注意及時收集整理少數民族地區新的情報資料,充實館藏內容,形成館藏色,更好地為少數民族地區及整個社會服務。然后還要加強橫向聯系。各縣、市級黨校圖書館要搞好協作,依靠網絡,變個體館藏為一個地區乃至全國黨校系統的共享資源,讓讀者共享圖書館情報資料,充分提高文獻資料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對特殊文獻的需求。
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特色建設不僅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發展的必然。在推進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特色建設的過程中將面臨許多問題,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應發揮自身的優勢資源,運用先進的經驗與方法,進一步加快特色館藏建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黨校圖書館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龍、李群,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民族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研究——以大理學院為例,《大理學院學報》,2011.10
[2]何艷群,論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特色建設,《圖書館》,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