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早華
【摘要】高中數學教師圍繞提升數學解題效能這一課題,開展了深入的研究探析,運用了形式多樣、豐富靈活的教學方法,追求高中生解題效能的切實提升.本文作者從三個方面簡單討論了對提升高中生數學解題效能方法使用的點滴感悟.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問題;解題效能;方法;探尋
探究數學問題是數學課堂之中學生的重要學習任務之一,解決數學問題是學生學習進程中必經的重要環節之一,傳授解析技能是教師課堂教學必要的工作任務之一.長期以來,提高學生的解題效能的內涵要義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隨之發生了深刻、豐富的變化.傳統教學理念中,將解答問題的數量作為衡量解題效能的重要標準;現代教學理念下,將解答問題的數量和效果并重作為評判解題效能的重要尺度.在新課程標準下,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圍繞提升數學解題效能這一課題,開展了深入的研究探析,運用了形式多樣、豐富靈活的教學方法,追求高中生解題效能的切實提升.
一、數學解題教法的使用要圍繞主體,對癥施策
教法的運用,其對象是學生主體,其運用的效果,需借學生的學習成效予以體現.教師在解題方法的選擇和設置進程中,需要深入聯系和綜合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學生群體的學習實情、認知情況.在緊密結合高中生現有解題能力以及認知水平的前提下,從而實施有的放矢、靶向施藥的有效解題方法和策略.而不少高中數學教師數學解題方法的預設和生成,忽略學生主體,脫離學生實際,“閉門造車”,想當然,隨意性地采用教學方法,導致其教學方法“不切實際”,其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解題教法使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接”學生主體這一“地氣”,根據主體的認識,選擇恰當、精當的策略手段,成為推進學生學習進程的重要“動力”.
二、數學解題教法的使用要發展主體,知行合一
問題 已知有一直線方程為(a-2)y=(3a-1)x-1,求證無論a取任何值時直線總是經過坐標系中的第一象限.
學生在解析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感知數學問題條件,初步探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可以將該直線方程進行整理,得到其方程為a(3x-y)+(-x+2y-1)=0,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此時對于任意實數a,都經過直線3x-y=0和直線x-2y+1的交點,從而通過解方程組得到其交點的坐標,判斷其象限的位置.
教師進行實時指點,強調指出:本題主要考查直線過定點的問題.
學生完善所得的解題思路,認識到該問題解答的關鍵點.
學生進行問題解答活動.
上述數學問題教學中,學生成為數學問題解答的“第一責任人”,并且獲得了參與分析、解答問題的親身實踐機會.在此進程中,教師所用的合作教學法以及探究式教學法,都將新課改提出的學習能力培養第一要務核心理念滲透和應用其中,使得數學問題成為高中生所學知識與實踐探究有機結合的重要載體,達到了知行合一、教學相長的生動局面.
這就決定了高中數學教師實施問題教學方法,必須始終將新課標作為根本依據和有效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改提出了“學生為要、能力至上”的目標要求,所設置和實施的教學方法,都必須讓高中生能夠“動起來”“探起來”,深入問題教學之中,滲透問題探析之中,成為解決問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切實鍛煉和提升高中生的數學解題技能和素養.
三、數學解題教法的使用要錘煉主體,思評相連
教育實踐學指出,“教”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施教者完成預定的目標和任務,而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和帶動求知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析.眾所周知,問題解答的過程,就是數學思維、探究的進程,就是錘煉主體數學思維能力、鍛煉主體的自我修正能力.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問題教學方法的使用,要始終關注他們的思維推理能力,特別是自我評判、自我修正、自我改正的數學品質的培養,將高中生對數學問題解答內容以及方法的辨析融入其中,組織他們進行二次評析和回頭看活動,滲透生生評價教學方式,讓高中生在思考反思自身解題活動的同時,對自身或他人的解析方法或解題過程進行深刻評判和辨析,以此促進反思的深刻性以及實效性.
總之,問題教學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環節和重要課型之一,教師要將解題效能作為重要追求,注重解題教學方法的科學使用,使教法成為助推問題講解、推進解題進程、提高講解效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嚴振君.淺談新課標要求下的數學新教師解題教學能力的培養[A].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
[2]翟云霞.中學生數學解題低效率的成因與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