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香慧
摘 要: 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礎。培養少年兒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素質,有助于學習;反過來,數學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注意力。學生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基本能力。
關鍵詞: 注意力 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
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這扇窗戶,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田。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力是一種基本能力,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必要前提,是獲得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礎。就數學而言,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數學學習;反過來,數學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注意力。學生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這一能力。因此,我在三年級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注意品質。
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不管是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會很投入、很專心,孩子也是如此。由于兒童注意力持續性較差,根據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這一特點,我用色彩鮮明的畫面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運用新穎有趣的課題導入,喚起學生求知欲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為學習新知識鋪設一條平坦的大道。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根據三年級學生喜歡小動物的特點,采用森林運動會、動物數字大比拼等游戲導課,讓每個學生都融入情境中,使學生興趣盎然。投影一出現,學生眼睛齊刷刷地盯著圖畫,如見其人、如觀其景,如置身其中,喚起形象思維。新知在默化中獲得,解題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升。
二、直觀教學,促進形象思維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主要借助直觀形象理解知識,并通過反復練習記憶知識。對待三年級學生不能停滯于這樣的水平。由于三年級學生思維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這一特點決定教學不能操之過急。為此,采取由直觀教學入手的方式,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學生注意力明顯加強。
比如,講乘除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時進行比較歸類總結,教師板書例題:
乘法
按運算順序 計算簡便算法
24×4×5 24×4×5
=96×5 =24×(4×5)
=480 =480
除法
按運算順序計算 簡便算法
360÷8÷5 360÷8÷5
=45÷5 =360÷(8×5)
=9 =9
通過這種方法計算結果的比較,得出乘法時3個數相乘,結果不變;除法時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相乘,用它們的積除這個數,結果不變。由直觀演示到抽象概括,學生掌握了知識,并強化了思維能力訓練。
三、開展游戲,事半功倍
1.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對游戲有很大興趣。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注意(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鐘左右。教學中如果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學習數學知識,如“開小小運動會、打數學撲克、評選優秀郵遞員、貓捉老鼠、奪紅旗、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開數學醫院、放風箏、摘蘋果、開火車、接力賽”等。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使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課堂氣氛妙趣橫生,師生感情融為一體。
2.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引導兒童適當開展一些新穎別致的數學競賽,讓孩子們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如“奪紅旗”、“接力賽”、“奪冠軍”等,這些游戲活動必將喚起學生的內驅動力,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枯燥教學內容變得有趣。當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興趣更加濃厚。
四、教學放手,自主探究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我們利用孩子好說、好動的特點,把孩子們帶入問題情境中,讓孩子們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問題,多設計小組、同桌交流合作學習,給他們足夠時間交流表達,盡量讓孩子有人人動手、動口的機會,通過動手實踐,培養每個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人人有事做,個個有提高。
三年級是連接小學低年級和高年級的橋梁和紐帶,學生能否很好地完成這個過渡關鍵在于教師培養。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把學生的“學”放在首位,以學生為本,孩子們就能保持自信,學好本領。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只有多思考、多實踐,才能提高學生注意力,真正向40分鐘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