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愛云++賴光金
摘 要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使人們的物質文明趨向發達,但在進行經濟建設時,國家和人們往往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和身體素質的提高,與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相伴而來的是人們的身體素質的逐漸下降。因此我國在近幾年提出了全民運動的口號,并為此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在城市中,體育設施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社區體育發展的最大問題。本文從高校體育對社區體育的帶動作用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并提出突破當前社區體育發展瓶頸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區體育;機制研究
城市社區體育建設需要依托足夠的體育設施資源,但體育設施資源集中分布在學校。在非教學時段內,學校的體育設施資源處于閑置狀態,學校對大量設施的不完全使用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如何對閑置的學校體育設施資源進行合理安排,以此實現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的同步發展,是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解決的問題。
1 學區體育的概念與關系
1.1 學校體育的概念
體育是學校教學的一個重要科目,學校體育也是全民體育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發揮體育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特殊作用,學校有必要大力發展體育教育事業。
學校體育的定義為:以對學生的身體鍛煉為基本方法,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為最終目標的一種有合理計劃和有序組織的文化教育活動。
1.2 社區體育的概念
社區體育以基層社區為區域范圍,以轄區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資源為物質基礎,以社區內居住的成員為參與主體,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運動需求和增進社區成員的感情為目的而開展的區域性體育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社區體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社區內各種活動的開展也在豐富著社區體育的形式和內容。通過人們對社區體育的參與,實現社區體育的多樣化。
1.3 學區體育之間的關系
首先,學校體育具有豐富的體育資源,包括設施資源和人力資源,這是學校能夠為社區體育發展提供的幫助。當前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缺少體育專業人才的指導,因此社區體育需要依靠區域范圍內的學校進行發展。利用學校體育設施開展社區體育活動,能夠解決社區體育面臨的一部分問題。
其次,社區體育對學生體育運動有推動作用。如今電子技術發達,大量學生沉迷網絡,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同時承擔著較大的學習壓力,社區體育正好對學校體育起了帶動作用,有利于學生在社區體育的引導下走向體育場,塑造良好的體魄。
2 高校體育資源服務城市社區體育的現狀
2.1 高校對體育資源利用不足
高校享有豐富的體育設施資源,但對這些資源的利用程度低,并且這些資源不對外開放。高校的體育設施資源完整程度高,可利用能力較好,但這些設施在平時只作為教學場地使用。即使在教學時間,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也不高,這是當今大學生的普遍現象。因此這些體育設施資源無論在閑置時還是教學使用時都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
2.2 高校對師資力量利用不完全
高校體育具有系統化的體育教學與科研機構,擁有豐富的教師資源和培養出來的體育人才。在我國,大部分高校都設有體育院系,任教的體育教師接受過系統的體育教學,對體育知識有過系統的學習,同時在任教期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專業素質的體育系本科生。體育教師數量繁多,而教學活動量是固定的,因而造成教師資源浪費;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已經無法得到更好的實踐鍛煉,急需得到合適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3 社區體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合理的社區體育組織和管理
我國現如今的社區體育組織管理是以街道社區相關部門為主,加以社區居民自己組織體育活動,但這樣的組織形式過于單一,缺乏網絡化的管理。如今街道辦事處在體育建設中擔任重要的角色,但并未明確規定街道辦事處在體育建設中應承擔的職責,導致辦事處在進行工作時沒有法律依據,缺乏強力的辦事能力。在此情況下,街道辦事處無法將體育建設的工作進行下去,缺乏明確的計劃,疲于應付上級的檢查。
3.2 社區體育活動開展中出現的問題
社區體育活動人群老齡化嚴重。社區體育活動的主要體育項目都偏老齡化,例如太極拳,跑步和廣場舞等。參與社區體育活動的主要人群是附近居民中的退休老人,中青年占的比例極少。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青年對體育設施的需求更加強烈,體育設施的缺乏嚴重影響了這部分人群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但這部分人群的工作壓力和學習壓力使他們成為最需要進行體育運動的人群。
3.3 全國范圍內社區體育經費不足
社區體育經費主要由政府投入,社會投入,企事業投入以及個人資助構成。雖然社區經費來源多元化,但社區在進行體育設施建設時,卻依然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在我國,少數發達省市在社區體育經費籌集方面能夠達到體育建設的要求,全國范圍內絕大多數社區對體育建設的經費極度缺乏,社會各界對社區體育經費的資助無法滿足社區成員對體育設施資源的需求。
4 促進社區體育發展的對策
4.1 政府對社區體育發展予以支持
政府主管體育的部門應當發揮其對體育建設的作用,向社區體育建設投入更多的經費和行政資源。政府部門應當鼓勵高校將校內的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同時對該類學校進行有關的責任保險,并在行政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政府還應當對社區體育建設進行監督。政府對體育場違規侵占等現象要進行嚴厲的處置,確保體育設施的公眾性。隨著全民體育得到重視,市場上各種體育俱樂部逐漸增加,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的隱患,政府應當加大對該方面問題的監督力度。
同時政府在社區體育上的經濟投入應當合理增加,以保證社區有足夠的經費進行體育建設。
4.2 高校對社區體育發展進行協助
高校應當對社區人民開放體育設施,包括體育器材和體育場所。同時利用高校剩余的人力資源,對社區人民進行科學體育知識和鍛煉方法進行普及。這能使高校的閑置資源在協助社區體育建設時起到重要的作用。
體育部門的行政支持降低了社區體育發展的門檻,與此同時高校應當呼應政府體育部門的措施,堅決執行行政部門制定的相關規定。在此過程中,高校應當對學校的體育管理制度進行評估,保留對社區體育建設有利的部分,改進對社區體育發展不利的機制。
高校建立人才資源激勵機制,發揮剩余師資力量在建設社區體育中所起的作用。高校規定教師必須對社會公眾進行服務,這類服務是無償的,在無償工作時間之外教師對公眾進行服務將會收費。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資源的利用度,提高了教師的工資待遇,并對社區體育建設提供了幫助。
高校應當對體育館的開放時間安排地較為合理,使教學設施在保證教學需要和學生需求的同時,盡可能增加社會公眾對高校體育設施的使用時間。
4.3 社區主動承擔更多職責
社區應當堅決執行國家體育部門對社區體育開展活動的各項要求,貫徹全民運動的方針,制定并執行社區體育的各項運行和管理制度,為社區居民進行體育運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社區主動開展體育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來吸引社區居民的關注,并逐漸提高居民的活動參與度,使社區體育得到更多群眾的支持。
社區、街道辦事處應當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向企業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向學校爭取更好的體育設施和師資力量,使社區和街道辦事處在社區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5 結語
全民體育意識在群眾層面的不斷加深有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更有助于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政府、社區與高校三方面應當相互配合,不斷進行互動交流,使我國的社區體育事業建設踏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岳進.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研究綜述[J].體育科技,2011(01):77-78+90.
[2]曲家林,黃新峰,曹原.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一體化發展的SWOT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1(03):17-22.
[3]郭雷祥.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的可行性及策略[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05):65-67.
[4]孫麗萍.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融合之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08):128-130.
作者單位
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