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伶俐
摘 要:一直以來,作業作為鞏固與拓展學生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各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科教學中均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農村中學因為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等,導致學生的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現象嚴重。教師必須承認差異,尊重差異,設計出不同層次、形式多樣的英語作業,達到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
筆者將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研究經驗和理論學習,通過具體案例談談個人對農村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一點收獲和感受。
(A組:優等生,B組:中等生,C組:學困生)
實例一:牛津譯林版7A 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Reading
作業設計
1.設計背景
本單元的Welcome部分,主要是介紹各學科的表達方式,Welcome的B部分是關于討論日期、愛好和時間的句式的對話操練。Reading部分的話題主要是由校園Open Day引入學校整個布局的介紹。根據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應定位于幫助學生掌握用恰當的介詞介紹Sunshine Middle School的設施及自己學校的環境。
2.作業內容
筆者為處于C組的學困生設計了這樣的作業:①畫出學校的平面圖;②用英文標出Sunshine Middle School的teaching building, classroom, art room, music room,computer room等地點。
設計目的:①幫助學困生強化課文中出現的幾個地點的英文表達;②通過學生親身去畫和寫,將Sunshine Middle School的各種設施從空間角度呈現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立體的Sunshine Middle School,促進了學生空間智能的發展;③設置畫圖的環節,不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體現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要求。這項作業對于學困生來說,總體難度不大,學生完成作業積極而投入,作業效果相當不錯。
B組:①歸納學校布局介紹的相關句式;②選用其中的句式介紹自己的學校。
設計目的:這一層次學生的作業側重于能力提升。因為課文部分的重點就是學校整體布局以及相關建筑物具體分布的介紹,于是筆者為B組學生設計了提煉和總結課文中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并挑選重點句型進行讀寫結合訓練的作業。
A組:學校挑選你擔任一個來我校參觀的英國訪問團的隨團翻譯。假設你們現在的位置是學校大門口,請根據B組學生繪出的布局圖按順序介紹學校的相關建筑物(寫出介紹詞)。
設計目的:A組學生的作業,實際上是在C組和B組學生完成的原材料——學校布局圖和重點句式的基礎上,將其運用于創設好的真實語境的交際性嘗試。
實例二:牛津譯林版7A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Task作業
設計
1.設計背景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不同的食物和生活方式。通過前面Welcome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食物的表達方式;
通過Reading部分Kitty和Daniel對各自的lifestyle的介紹,學生對于如何通過健康飲食保持健康也已經有了一個大致了解。通過閱讀了解Simon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學習和積累介紹飲食和生活方式的相關句型,從而為后面的寫作打下基礎,是本節課的主要任務。
2.作業內容
C組:側重鞏固基礎知識
(1)將文中出現的名詞進行整理歸類
(2)在課文中找出以下短語并寫出它們的中文含義
①keep fit
②eat healthy food
③have an egg
④drink a glass of milk
⑤be good for us
⑥drink lots of water
⑦help me start the day well
⑧need them to keep healthy
⑨have rice or noodles for lunch
⑩give me energy for the whole afternoon
設計目的:Task部分的內容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的融合,因而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但對C組的學生來說,因為語言知識基礎薄弱,他們順利完成此類練習難度較大。于是筆者決定以夯實基礎作為本部分學生的作業內容,如本單元的重點短語、語法重點——可數/不可數名詞等。而且這類基于課本知識的名詞分類、短語翻譯類的練習可以促使學生回歸書本,也能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B組:側重能力提升
(1)翻譯并閱讀短語
①踢足球來保持健康
②吃一個雞蛋
③喝一杯牛奶
④幫助我更好地開始新的一天
⑤午飯吃米飯或面條
⑥為我的整個下午提供能量
(2)介紹自己的日常飲食并填表
(3)根據表格內容介紹自己的日常飲食和生活方式(60詞左右)
設計目的:B組學生代表了班級學生的平均水平,因為他們的人數占到了班級學生總數的大約一半。因此筆者結合大綱中對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和任務,在作業設計上采取了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策略。以上針對該層次學生的作業設計,筆者就是由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詞匯入手,先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基礎知識,為下面兩項作業的開展作鋪墊。當然,第二項填表的作業也是在為第三項寫作的作業積累素材。這樣的作業順序,可以自然地幫助學生實現語言能力從讀—說—寫的過渡。這樣由淺入深的作業過程,可以促使學生逐步將自己的學習深入下去。
A組:側重挑戰提高
(1)介紹并評價自己的日常飲食,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
(2)選擇本小組的一名成員交流日常飲食習慣,并從健康飲食的角度給他/她提些建議。
設計目的:A組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因此針對這個層次學生的作業設計,筆者除了關注對本節課讀寫任務的完成之外,又適當進行了升華:通過采訪的形式,既把課堂所學帶入現實生活,也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理念相呼應。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實踐、感知、參與及合作等形式出色地完成了作業任務,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該層次作業的設計,是筆者通過分層調動小組成員間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能力的第一次大膽嘗試。整個任務完成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部分有勇氣、有能力的學生還嘗試了上一個層次的任務而且個別學生完成得相當出色,這對他們自信心的樹立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實踐分層作業的過程中,一些教師也對筆者提出了質疑。部分教師指出分層作業不但操作起來困難重重,而且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注定是不能長久的,因為期中期末考試乃至中考試題都不可能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分層設計;部分教師則提出給學生分層會帶來教育不公,會引起家長和學生的不滿,會給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情緒帶來負面影響;一些教師認為對于學困生來說,雖然因為作業難度的降低讓他們獲得了暫時的成就感,但只要現行的學業評價標準不變,學困生最終仍然會是受打擊的群體。
所有這些疑問,筆者從本次實踐研究中都慢慢摸索出了一些答案。從對學生的訪談結果來看,雖然分層作業的效果不是立竿見影,但每個層次的學生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取得了進步,尤其是學困生,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因為作業難度的降低而大大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在一次次作業的成功完成中獲得了滿足,這對于他們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的保持和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多些耐心與恒心,那么我們定能使每一個學生練有所得,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格在自主選擇式學習中不斷升華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敬誼.如何有效布置初中英語作業[J].人才資源開發,2016(12).
[2]葉莉莉.優化英語作業 培養多種技能[J].珠江教育論壇,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