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琦
【摘要】筆者結合中學英語教學實踐,就構建高效課堂的一些探索和嘗試談幾點體會。如消除學習障礙,激發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備課、講課、課后反思為實現“高效課堂”奠定基礎;以生為本,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出既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又有英語技能的英語人才。
【關鍵詞】師范學院 英語教學 高效課堂 探索 體會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全國各掀起了一股課程改革的熱潮,無論課堂教學怎么改革,最終還是要實現“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實效課堂”、“卓越課堂”。那么中學英語教學如何實現“高效課堂”呢?筆者認為:作為中學英語老師,就要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優化教學環境,構建新穎的課堂模式,打造最優化的師生互動形式,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英語人才。下面筆者結合中學英語教學,就構建高效課堂的一些探索和嘗試談幾點體會。
一、消除學習障礙,激發學習興趣
1.消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學習障礙。學生到了高中,有很多的不適應。有的學生要用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才能真正適應生活。特別是在英語學習中,由于有的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部分學生對英語課不感興趣,有的連英語課都不想上。等到臨近高考在即,學生雖意識到了學好英語的重要性,也有學好英語的強烈愿望,但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要補的東西太多,要想在短時間內把英語提高到一個高的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學生入學后,就要抓緊各個階段的英語入門和英語提高各階段學習督促管理,針對學生出現的不同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正確處理,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2.培養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教師要創造條件給每個學生的成就感提供機會。如在期中期末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的同學應該及時鼓勵表揚;而對于成績差的學生,要幫助他們分析成績差的原因,同時跟該生原來的成績進行比較,只要他們的成績比原來的成績有進步,也要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使他們再接再厲。而中等生往往是一個被忽視的群體,我們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只要一有機會,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表揚和鼓勵他們。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注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增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
3.構建和諧課堂,實現多元開放包容教學模式。作為當代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理念,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從而使教與學的關系達到平等。其次,教師要有豁達寬廣的心胸,博學儒雅的風范,詼諧樂觀的情趣,積極進取的精神,從而讓學生喜歡上老師,喜歡上英語課,為將來成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精心設計備課、講課、課后反思為實現“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1.有機整合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標。作為的英語教師,我首先要對英語教學大綱做深入透徹的研究,對近幾年的課程改革趨勢進行仔細分析,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對所要教的教材要做一個全盤的考慮,明白本學期甚至本學年的教學計劃和任務,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礎上,有機整合教材內容,適當調整教材設置,給學生一個精彩的課堂。
2.抓好備課、講課、課后反思每一個環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培養個性鮮明的人,呼喚個性化的教育,也呼喚著有獨特風格的教師。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在指導學生學英語的時候,首先要求學生找準每節課的重點、難點、突破口;并且要反復鞏固,增強記憶。教師課堂上教態自然、輕松、有親和力,有感染力,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實現課堂的最優化。
三、以生為本,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多使用鼓勵性的課堂用語,增加教學的親和力。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我聽過無數次的英語課,有的活躍,有的沉悶;有的開始活躍,但越往后越沉悶……按理說,上這些課的老師都是經過了認真備課的,他們也在努力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為什么會出現這么不同的課堂氛圍呢?原因很多,但據我分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的課堂用語使用不恰當。因此,當學生遇到困難、不能立即回答問題時,老師一定要多鼓勵,同時,教師要面帶微笑,期待學生的回答。當他終于答對時,教師要帶著全班的同學為他鼓掌,向他表示祝賀,這樣才會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其實歸結起來很簡單,就是課堂用語要激情,要有親和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以生為本,重視聽說讀寫訓練。英語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重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但有的課堂太過“活潑”,課件是一頁一頁不停地翻,畫面是一遍一遍不停地播放。這些課堂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太少,活動流于形式,止于表層,學生的練習不落實,能力很難提高。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而教師的教法對課堂教學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重要因素,而以生為本,重視練習,不失為一種有實效的教學方法。課堂上,要讓學生自己多思考,多進行聽說讀寫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和思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傊瑹o論采用什么方法,重要的在于以學定教,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3.注重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重視學習方法的培養。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我們當教師的,嘔心瀝血,毫無保留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最后卻發現學生能學到手的是少之又少,這是為什么呢?只是因為我們忽視了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忽視了學習的根本。因此,英語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強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以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從而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中學英語“高效課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之以恒的為之奮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