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平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有效課堂成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尤其成為了小學階段教師必須追尋的重要目標。小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于興趣,尤其是數學學科的學習,更是需要小學生具有強烈的興趣才能夠獲得最大的成效。為此,教師應該寓教于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游戲教學;合作契機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4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數學小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養成數學知識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親身實踐與合作學習的契機,使其感受到獲益數學知識帶來的快慰感;依托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官體驗,從而實現寓教于樂,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通過數學小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養成數學知識學習興趣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成年人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即小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為短暫。考慮到小學生的這一生理特點,數學教師應當認真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而設計出能夠使其產生學習注意力的教學模式。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應當為小學生設計趣味性的數學小游戲,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游戲的參與,將使其能夠在身心得到愉悅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實現了對數學知識的輕松習得。而且采取游戲教學法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夠確保學生改變對數學知識無趣的錯誤印象,使其不再對數學知識學習產生排斥心理。
如,在學習“元角的認識”一節的內容時,小學生的興趣并不濃厚,有的學生甚至交頭接耳,擾亂課堂秩序。為了強化學生對元角的認知和運用,也為了吸引學生參與課堂,筆者開展了“找朋友”的游戲。首先,讓學生分別扮演一定價格的物品以及人民幣價格,將課堂教學營造成為一個大的“交易市場”;其次,讓學生結合價格去找相應的物品或者結合物品找相應的價格. 在這個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對游戲進行創新,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 很快學生開始嘗試將多個價格相加去找相應的物品或者給出多的錢,再減去一定的人民幣額度,等等. 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而學生在這樣的游戲中不僅能夠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而且還拓寬了他們的思維范疇,有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
二、為學生提供親身實踐與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其感受到獲益數學知識帶來的快慰感
數學與生活的關聯是十分密切的,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將應用于生活。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契機,以便使學生認知到數學知識離自己并非遙不可及,而是源自于生活之中,并且能夠為其提供生活上的便利,這樣一來,將使學生依托對數學知識實用性的認知,產生自覺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小學數學教師亦可以考慮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并在這一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親身實踐的契機,使學生感受到獲益數學知識所帶來的愉悅感。比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學習多邊形知識時,為使學生更好地領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便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每組的學生依托切割的方式,將平行四邊形組合為長方形,在學生親自動手完成操作后,筆者在學生了解了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兩種圖形面積關系的基礎上,為學生講解了長方形面積的具體計算方法,使學生形成了較好地知識領會。其后,基于知識鞏固的目的,筆者要求每個小組根據前面的計算方式,對梯形的面積進行計算,看哪個小組能夠最快得出正確計算結果。在要求布置后,各組學生紛紛投入到緊張地計算過程中,這時,小組間的勝負結果已經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的知識探索熱情已經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每一名學生都為了小組的成績而努力。如此一來,學生不但掌握了相關的多邊形的計算知識,更實現了對學生團隊協作意識與集體榮譽觀的培養。
三、依托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官體驗
小學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容易使小學生缺乏興趣。而借助信息計算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則將使學生在多媒體課件所呈現出的精美圖文、視頻等教學素材的吸引下,注意力得以充分集中,能夠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官體驗。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學習三角形知識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因此在課前利用PPT課件制作了精美的教學課件,通過課堂課件演示,使學生對三角形的特征形成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從教學效果角度來看,依托這樣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方式,有效地減少了學生出現聽講注意力分散等問題。學生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注意力十分集中,最后的教學效果也是十分有效。此外,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還能夠有效地節約教師的板書時間,從而使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為學生呈現出更多的數學知識內容,有利于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實現。
以上三個方面是筆者在具體的教學中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所探索出來的一條路徑,比較符合小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小學生年齡尚幼,學習動機更多地是依賴于教師方面的努力,只有教師不懈探索,研究出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刺激小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使小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四、結語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教學更為關注學生作為主體的感受和體驗。因此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全面轉軌的今天,寓教于樂是一種最易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在快樂中學習,把沉悶的學習生活變得愉快而有意義,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根據數學學科和自己所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恰當地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對新知識的探究中去,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興趣,便學生能在歡愉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培養他們自覺學習的習慣,讓他們真正體會以學生發展為本、全面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