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雅芬
摘 要: 社會發展過程中與化學相關的熱點問題層出不窮,本文著重論述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化學教學的必要性、實際意義及實施途徑與思路。
關鍵詞: 社會熱點問題 化學教學 開放性課堂
社會熱點問題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定地域中引發多數人關注的焦點問題。挖掘熱點問題開展化學教學可以將書本知識回歸學生生活世界,活學活用,體現化學教育現實意義的同時,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
一、高中化學教學引入社會熱點問題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部分分別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給出說明,課程標準指出教育目標在于改變“學科本位”和“知識本位”的觀點,努力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學習情境,為學生全面、終身發展提供條件。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內容有:贊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思想;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養成務實求真、勇于創新、積極實踐的科學態度,崇尚科學,反對迷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多層面、多角度地重視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教學是實踐該目標非常好的切入口。
二、將社會熱點引入高中化學課堂的意義
1.鞏固所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從初中到高中,隨著知識的積累,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應用于解釋社會熱點問題,不僅有利于知識鞏固,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和探究欲望。使學習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學習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2.針砭是非,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隨著網絡的大范圍普及,手機上網方便快捷,學生接觸到的知識過于龐雜,提高學生甄別是非能力迫在眉睫。網上宣傳濫用抗生素可能產生超級細菌,可能導致無藥可救的案例,使好多人談抗生素而色變,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化學選修一《化學與生活》“合理使用藥物”一節中展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討論,讓學生明確正確使用藥物的重要性,拓展至正確使用化學藥品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價值取向。
3.培養環境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環境問題是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粗放型的化工生產致使空氣污染、生態環境惡化、淡水資源受到威脅等,產生一系列嚴重環境問題,賦予化學教學嚴肅的社會責任。近年來北方出現的沙塵暴天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每年冬天產生的霧霾現象,湖南等地的洪澇災害等現實問題敲響生態環境脆弱的警鐘。引入這樣的熱點問題,讓學生對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反思,重新認識人、社會和自然的關系,深刻領悟人類可持續發展除了依靠科學技術手段,更依賴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4.掃除盲目跟風現象,擁有科學的判斷力。2015年底,法蘭琳卡的一則廣告“我們恨化學”一石激起千層浪!偏激的言辭、重復的話語、洗腦式的轟炸,非但沒有使廣告產品贏得人們的好奇心,反而讓人們對這則廣告產生逆反心理。“我們恨化學”,背離了化學本身的科學性,否認了化學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作出的巨大貢獻。如此違背科學、破壞化學教育的廣告堂而皇之地登上央視,對社會,尤其對學生的沖擊力是很大的:我們恨化學,為什么要學化學?在痛批廣告策劃者、審批者的不負責任的同時,更需要老師借機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給學生分析,指出該廣告的錯誤之處:無論是化學物質還是純天然,都離不開化學!才能避免學生被誤導,并順勢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使之擁有科學的判斷力。
5.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的需要。熱點話題引入課堂教學對教師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學中如何將熱點問題中的化學現象與教材體系整合,如何應用課堂所學知識原理解決現實問題、如何隨機引導點評等,不僅需要教師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擁有科學的辯證思維能力和對有關化學的社會熱點的敏感性。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加強教學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將熱點問題中的新信息、新觀點正確傳授給學生,使化學課教學與生活實際和社會發展動態同步。
三、社會熱點話題引入化學教學的實施途徑與思路
1.找準社會熱點問題與化學教學的結合點。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收集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和熱門話題,找準熱點問題與化學教學的結合點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熱點問題大多包含多學科知識背景,例如:環保事件、爆炸事故涉及化學、能源、環境等多方面知識。教師要站在一定高度歸納出其中涉及的化學現象、規律、原理的知識點,通過對教學目標、難點、重點的分析,合理地將熱點問題與相關章節課程內容整合。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對課本滯后于現實的化學知識進行補充,另一方面是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有利于形成充滿活力的開放性課堂。
2.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由于課堂條件和課時要求的限制,對熱點問題的分析研究不可能在課堂上全部完成,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教師在課前準備詳細提綱,引導學生課外查找相關資料做進一步探索學習,隨機安排課外學習總結會,并對學生進行點撥。也可以針對學生特別關注的熱點問題開設課外學習指導課,舉辦熱點論壇、專題講座等活動,把課堂延伸到課后,充分展開對生活實際問題的研究討論,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3.多種教學方式組合應用。熱點問題引入教學,就是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植入教學體系。熱點問題包羅萬象,價值取向不一,社會影響不同,因此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將探究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參與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靈活組合應用。這樣才能訓練學生認識問題與思考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空間,促使他們形成尊重科學的理念和務實求真的素養。
總之,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化學教學將學科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僅給學生創造探索真理、分享思想的自由空間,同時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提升,真正體現出化學課的教育價值和學科特色。
參考文獻:
[1]馬紅健.應用社會熱點新聞創設化學教學情境教學[J].北京教育,2010.8.
[2]許明利,.用社會熱點問題開展初中生物教學的行動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5.
[3]高本光,徐建華.社會熱點探究性教學的思考和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5.
[4][美]杜威著,王承緒,等譯.道德教育原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