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東
摘要:本文介紹了基于黑龍江省區域汽車服務產業的發展現狀而建立校企合作移動平臺的思考,從平臺的內容組成、模塊框架入手,分析其運營的可行性,并對可能出現的障礙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校企合作 移動平臺 汽車服務產業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246-01
一、黑龍江省汽車服務產業現狀
據南方財富網和搜狐公眾平臺報道:2015年,黑龍江省生產總值(GDP)達到15083.7億,在31省市排名中位列第21名,全省人均GDP為39352.20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雖然黑龍江將建設綜合性汽車產業基地作為了“十三五”的規劃,汽車制造業有著樂觀的預期,但汽車后市場的服務產業仍然飽受低GDP帶來的惡性循環,產業中的人才流動呈現高級人才流失、中級人才不足、初級人才頻繁跳槽轉行的窘境,人才供需呈現企業招不到人、人才找不到工作的怪象,歸根結底有以下兩個原因:
1.為生存,人才對薪酬預期較高
高職汽車相關專業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著較高的預期,導致畢業生對自身的勞動薪酬預估相對過高,與企業的入門薪酬相距甚遠,因此造成產業初級人才危及,相對過剩的畢業生不愿成為企業的初級人才。這里的關鍵是在校生不了解產業、企業。
2.為成本,企業對人才苛求較多
企業在大的區域經濟影響下,為保證其相對合理的運營成本和磨練具有相對較高忠誠度的人才,企業對不太熟悉的初級人才有較多的苛求。這里的關鍵是企業不了解學生的詳細情況。
二、校企合作移動平臺的形式
1.傳統的校企合作
傳統的校企合作為校企書面形式的簽約,雙方并不重于彼此約定的約束性,而只是作為備忘,其中的合作課程開發與合作實踐較少,達不到校企合作的切實意義。
2.選擇“互聯網+”的校企合作形式
主要通過增進人、企雙方的了解而解決產業初級人才流動的問題,雖然從結果上看是以解決學生就業、企業招人的問題,但運作上不是僅提供就業、招人平臺,也不是某個小范圍的合作而通過微信應用就能解決,而是為雙方提供隨時了解情況、參考數據、選人入職的實踐、就業平臺。那么既要滿足人不離手,又可具備大數據承載特點的“互聯網+”形式就是移動APP。
三、校企合作移動平臺服務模塊構架
1.企業提供數據
企業需要提供學校與學生必要的內容,如企業文化用以社會化、企業化學生思維;企業非涉密項目或產品用以讓學生了解可能的未來職業生涯;企業人才需求用以讓學校、學生做好就業準備。
2.學校提供數據
學校提供學校基本狀況,以及專業、課程情況,以便企業和學生了解,并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調研專業發展,為學生指引學習方向,為企業提供人才必備知識技能。
3.學生提供數據參考
學生提供自己在學校中的表現,經過學校相關人員審核其真實性予以標注,讓企業更深入了解學生,讓學生有一個自我展現、自我記錄、自我留念的平臺。
平臺以三方數據為基礎,在逐漸運營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開發新的共同興趣模塊,現有的初步構架如圖1所示。
四、平臺運營可能存在的問題與保障措施
1.數據更新不及時
由于平臺需要三方數據的更新,數據遲滯在所難免。一是企業方沒有專門的合作運營隊伍,僅能提供數據予校方,校方代為更新;二是學生對于數據更新概念不清,可能造成垃圾數據泛濫或有效數據匱乏,校方審核后更新速度自然減慢。由于短期內校方不可能投入足夠的人力,那么可以由高年級責任與能力較強的學生組建平臺服務社團負責更新數據。
2.數據真實性難以保障
企業數據的更新不及時即可造成數據失真,學生不成熟的榮譽感與利益心可能導致數據真實性不好把握。除平臺服務社團工作人員的監督外,更多的是注重三方的溝通。
3.運營成本不斷增高
正常的軟件成長周期總會有擴大的一步,人員成本提高是必然,除了源源不斷的社團保障外,對于平臺運營,應有校方專業人員指導平臺軟件發展,控制成本。
4.使用率偏低
一是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往往是用時才找,這樣會導致企方對平臺的使用率低下,即使是就業高峰期,由于人才錄用的緊迫性,也可能鮮有時間使用平臺,所以應開發企業關心的模塊,比如共建專業、課程等;而學生往往是就業季來臨時才開始主動了解企業,這需要提高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五、平臺未來的預期
本平臺致力于區域性汽車服務產業的校企合作,所以預期平臺能夠服務更多的企業,讓所有汽車相關專業的學生使用平臺展現自己,了解企業,達到入學后了解學什么,學習中了解為什么學,就業前知己知彼不迷茫,就業后引導學弟在業內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