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月曉
摘 要: 音樂課的導入需要教師用新穎、別致的方法,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愉悅、充滿信心、躍躍欲試的情緒。讓學生在優化的情緒和情感中進入學習最佳境界。上好一堂音樂課,精心地設計導入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 導入 啟發 靈活
如何讓學生走進音樂,一定要有個吸引學生的導入。良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關鍵。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導入作為前奏。一個精彩的導入不僅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點燃求知火花,更能使一堂課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各中小學校普遍將音樂課安排在上午最后一節、下午的開始和結束。在這個時段,學生旺盛的精力有所消退,興趣隨之下降,是學習低效階段。上課時,他們普遍感到疲倦、困乏,思想不夠集中。這時上音樂課,如果不把學生注意力吸引過來,興趣調動起來,上課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因此課前導入隨便應付將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下面就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談幾點淺顯看法。
一、多媒體音像畫面的導入
多媒體走進課堂早已成為新時代發展需要。同時是音樂教育發展的需要,在音樂教學中發揮強大作用。多媒體畫面色彩艷麗、形象逼真,與音響渾然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聽感官,使學生耳目一新,獲得準確生動的藝術形象。主要表現在:多媒體能使形象更鮮明,把音樂要表現的情境用直觀形式表現出來;多媒體能增強多元化文化的滲透,音樂的多元化不僅在于表現形式、演唱方法、創作手法,同時本身有豐富的文化背景。運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把所要的資料做成課件,讓學生體會,既真實又自然,學生不僅學會一首歌,而且了解這個民族。所以多媒體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欣賞《祖國祖國我愛你》時,我收集了大量資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一些反映祖國大好山河的風景照片;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行各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繁華景象及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果。結合各類畫面及動人音樂的加入,引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愛國之情,激發學生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奮發學習的態度。
在音樂課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能貼近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最佳狀態,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并能更好地使之與生動的教育技術相結合。既改變了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又使學生素質在愉快、充滿活力的課堂氣氛中得以提高,大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扣人心弦的故事導入
聽故事是大部分中小學生樂于接受的。同時利用故事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很有效方法。故事可以教師講,也可以學生自己講。每個孩子都很喜歡故事。有些故事就是講上八遍、十遍,還是愿意聽。不過,現在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自己講,因為他們的故事量絕不比老師少,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自主、自信。教師講也可以,但一定要有新意。
如在《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一課中,同學們對新中國成立前苦難的生活不了解,我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給他們講述爺爺奶奶的生活、學習故事。從故事中,不僅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三、精彩示范的激情導入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范唱、演奏方式導入新課,使學生對音樂獲得整體感性認識,并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進一步教學。有一位教師在欣賞《牧民短笛》時,在課前用曲笛演奏該曲的片段,那清脆明亮的音樂一下子就吸引全體學生。他們摒住呼吸,靜靜聽著。一段奏完,學生強烈要求繼續演奏下去。老師順勢指出:“這一名曲正是我們今天欣賞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學生頓時情緒高漲、興趣大增,一節課的導入就這樣巧妙地完成了。
當然,可否用放教學錄音完成呢?也是可行的,但與教師的示范相比差遠了,因為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給學生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這樣教師用聲情并茂的范唱和演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很快進入教師創設的情境中。
四、切實有效的訓練導入
根據所授新課內容的不同,還可以設計切實有效的節奏訓練、音程訓練,通過學生練習導入新課。節奏訓練是學生興趣很高的一種方法,要求學生手、口并用,有時還可以用腳配合,對活潑好動的學生,特別低年級學生,誘導作用是很大的。
如教唱《綠葉》這首歌曲時,針對后半段音樂我設計了一段節奏訓練,學生通過節奏體會到歌曲活潑、跳動的情緒。這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活躍了課堂氣氛,了解了歌曲的難點,新課導入就順利完成了。
當然,音樂課導入還有許多其他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設計,都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結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二是有啟發性、知識性、靈活性和趣味性。因此,只要音樂教師有一顆高度的責任心,教學中運用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親切風趣的教學語言和生動形象的表情動作創造一種和諧的課堂藝術氛圍,那么音樂課教學將成為對藝術的享受。
參考文獻:
[1]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