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麗梅
摘 要:教師應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抽象的數學生活化,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文章從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參與熱情,有效評價、提高課堂效率等方面入手,研究生活與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實際;課堂效率;學習氛圍;有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1-0083-01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但有時過于封閉的教學內容及過于枯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只對考試有幫助,生活中感覺不到數學的存在。在現實生活中,學生遇到數學問題需要解決時,學過的數學知識派不上用場,所學知識與所需解決的問題完全脫節,致使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深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問題,很多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型,這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背景。只有當數學知識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趣的,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生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去參與數學活動,能夠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教學“秒的認識”時,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生活中在哪里見過用秒來計時的,學生會想到每年春節聯歡晚會中迎接新年的鐘聲,大家一起倒數10、9、8、7 ……數數時,學生會感受到一秒鐘的時間長短。再比如,學習“小數的意義”時,教師可將學生帶入超市,讓學生瀏覽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會發現商品價格數字中的小數部分,則會很想進一步了解小數的意義。這體現了“以疑激趣,以趣激學”。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主動探索知識。
二、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參與熱情
(1)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努力創設各種生活情境,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組織學生手、腦、眼、耳、口并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例如,學習“秒的認識”時,除了讓學生回顧迎接新年倒計時場景、用心感受1秒有多長之外,還可出示學具鐘表。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先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的變化,再用手撥一撥秒針,體驗分針和秒針的關系,討論后得出1分等于60秒。在動眼觀察、動腦交流、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建立起1秒鐘的時間觀念。再比如,學習長方形的周長時,教師可讓學生動手測量課本、文具盒的長與寬,計算它們的周長,并推導出長方形周長的公式。這樣一來,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彰顯了學習的主動性,強化了參與意識,相比教師的枯燥講解和學生機械記憶周長公式,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2)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能主動面對問題,積極去探索、去發現,從而學會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解決問題,自主發展。但單純的激發興趣、自主探究,學生個體的思維運用得還不夠,還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共同探討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參與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相互影響有時遠超過老師,年齡相仿使學生有時更能接受同學的意見。在小組合作中,好、中、差兼顧,讓優生帶動、鼓勵差生;合作時,學生們相互幫助;交流時,學生注意聆聽同學的發言,評價同學的發言。通過小組合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與他人融洽合作,學會正確對待研究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優勢互補、各取所長,更扎實地掌握知識。
三、有效評價,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寬松、自由的民主氛圍,給學生主動學習、敢問、敢想、敢說的空間。要相信學生,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勇于發表不同的見解,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多元化,評價得好,能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過程中及時獲得反饋信息,調整自己的思路,逐漸走向成功。教師要善于尋找學生的閃光點,適時對他們進行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在評價中,教師要因勢利導,不能簡單評價對或錯,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些諒解,要照顧學生的心理,幫助學生及時糾正思維上的偏差。要鼓勵學生的新發現,靈活運用“延遲評價”原則,不能因為盲目的過早評價而阻礙學生創新的見解,要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暢所欲言,相互啟發,獲得更多的靈感。在學習實踐中,還應讓學生互評和自評,不但培養他們說的能力,而且鼓勵學生提出獨特的見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當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并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獲得學習成果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使學生對學習懷有愉悅的情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結束語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要結合生活情境,聯系生活實際,讓抽象的數學生活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教師要適時給予指導和恰當的評價,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的氛圍中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體驗成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孫艷明.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案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李海峰.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提問應“量體裁衣”[J].教學與管理,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