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絨
摘要:嘉興技師學院與浙江瑞宏機器人有限公司成立產學研共同體,引入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工業機器人使用、維護專業人才。共同成立瑞宏機器人學院,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雙元招生、雙元計劃、雙元基地、雙元教學、雙元評價等產訓一體的育人規劃;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術的聯合培養。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 企業新型學徒制 校企合作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機器人產業所具有的優越性能已逐步顯現。浙江省早在2013年即出臺了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實相關文件,提出了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全面推進“機器換人”的戰略決策。嘉興市政府也對“機器換人”行動高度重視,在2013年成立了省內首家“機器換人”推廣服務中心。然而,與快速發展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相比,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卻略顯滯后。
近年來,嘉興技師學院不斷嘗試探索,提前布局,在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人才培養建設上,與浙江瑞宏機器人有限公司建成了產學研共同體。隨著合作的深入,雙方在原有合作基礎上,成立了瑞宏機器人學院,開始嘗試運用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形式共同培養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維護專業人才的試點工作。
一、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內涵
在職業院校教育產生之前,知識技術的傳承主要是通過師傅帶徒弟、在實踐中學習的方式進行。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和生產方式的根本變化,企業規模化生產已徹底取代了傳統的作坊式生產,傳統的學徒培養方式無論是在規模、效率還是規范性上都無法滿足企業大批量技術工人的需要。企業新型學徒制是采取學校和企業合作、工學結合的方法來達到以職業素養和崗位能力整體化為目標的學習。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核心是圍繞崗位、學員、師傅這三個要素,使學院與企業通力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在學校重點學習理論知識,在企業跟隨師傅學習實踐技能。
二、工業機器人專業企業新型學徒制建設的基礎
1.優質的試驗設施
嘉興技師學院為工業機器人專業專門設置了教改創新試驗區,區域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擁有價值1100多萬元的專業設備。為保障與企業的無縫對接,試驗區在布局上充分參照工廠生產的模式,劃分成機械裝調、電氣裝調、程序調試、生產示范、理實一體化、成果展示等6大功能區域。同時,學院還擁有微型(智能)機器人、基礎機器人、機器人仿真操作以及液壓氣動室等多個實訓區。
2.優秀的師資隊伍
為保障教學質量,學院從100多名機電相關專業教師中,選出了27人組建成機器人教師團隊。團隊負責人技術實戰經驗豐富,擁有多項專利和企業技改成果并參與了國家工業機器人職業標準的制定。專業團隊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擁有碩士學位的占44%。團隊中超過60%教師具有高級職稱,22人為技師及高級技師、8人被評為省技術能手。近年來,團隊人員參加各級機器人理論與實際操作培訓近150人次,8名教師獲ABB等公司認證。另外,學院還聘請了多位機器人公司技術人員擔任機器人教學與比賽的外援教練。
3.優良的教學理念
為保證教學相長,學以致用,學院積極打造機器人技能教學訓練與競賽的平臺,通過組建機器人俱樂部和興趣小組的形式,推行“教學做一體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知識積累,增強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同時,從學生的基礎知識、專項技術、特殊技能的訓練要求著手,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不斷提升學生的機械機構設計能力,機械裝配組建能力,系統編程能力以及設備的調試與操作能力。
三、人才培養的“雙元”模式
1.雙元招生
實現聯合招生招工制度,讓學生具有雙重身份,是現代學徒制的一個顯著特征。學院安排新錄用的學生到企業參觀,企業提供工業機器人從業人員職業發展潛力等方面的指導,使學生從感性上了解機器人專業的特點與前景。在入學后的第三學期,學院與企業開展試點班選拔考試,通過選拔的人員既是學院的學生,又成為公司的準員工,初步實現了招生、招工一體化。
2.雙元簽約
學院與浙江瑞宏機器人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共建品牌基地框架協議。同時,學生與企業及學院也簽訂了現代學徒制培養協議書,確保了學院、企業、學生三方之間在實施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各自的主體作用。在日常管理方面,實行學院與企業齊抓共管,由學院選派老師擔任班主任,企業委派人員負責學生在企業期間的管理,學生在企業實踐期間,進行師徒結對,并由雙方同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考評。
3.雙元規劃
根據企業實際工作中對技術人員的要求,對學生的教學進行雙元規劃。首先,由學校與企業一起分析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實際的工作任務。然后,共同商定學生的培養計劃,設計制定好針對性強的教學時間表。
4.雙元基地
學校在企業的支持下,建立校內的實驗室作為實訓基地,進行基礎性技術訓練;企業在生產車間對學生進行生產性的實戰訓練。學校與企業之間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有力地保障了工業機器人實踐教學落到實處。
5.雙元教學
試點班的教學培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第一、二、三學期)。第一、二學期在學院學習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知識;第三學期期初進行選拔考試,通過選拔簽訂協議的學生在校進行一學期的專業技術課程和基礎操作學習,并輔以進企業應用實訓。在校的教學以學院教師為主、企業師傅參與的方式進行。第二階段(第四學期)。學生以企業所進行工程項目或工程案例實訓為主,學院知識技能拓展為輔;教學以企業師傅為主,學院教師為輔。全面提升學生對機器人的裝拆、編程、調試、維護及各種方案應用能力,并完成相應的高級工考證。第三階段(第五、六學期),學生在瑞宏機器人有限公司進行綜合應用頂崗實習,讓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見表1)。
6.雙元評價
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有助于學院了解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學院聯合企業從教師下企業實踐到教師的教學考評以及對學生的評價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體系。同時,積極對整個過程進行評價與考核,確保評價真實有效。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將這種教學模式落到實處,真正培養出符合現代企業需求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