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摘 要:醫學是人文性與科學性統一的學科。目前我國醫學領域普遍存在重科學、輕人文的傾向,醫學科學精神教育與醫學人文精神教育比例失衡,面對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普遍缺失的客觀現象,在醫學教育中加強人文醫學精神的滲透,提高其人文素養,已成為促進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從觀念的更新,如何處理好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系出發,初步探尋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途徑。
關鍵詞:醫學教育;人文醫學精神;滲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更新觀念
目前醫學領域存在很多問題,深刻體現了人文醫學精神的重要性,指引著醫學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觀念,對人文醫學精神教育要有全新的認識和定位。
1.從社會層面看,醫療事業商業化趨向
目前社會生活的商品化已經成為常態,醫療事業也出現了商業化的運作,醫療器械、醫療藥物商業化供應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運營中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如一些進口器材和特效藥物價格偏高,患者難以承受,在心理上會產生一定壓力,若不能及時有效地減輕壓力,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這對醫患雙方都是傷害,這個時候,醫務工作者的人文關懷就顯得尤為重要[1]。
2. 從醫患關系看,矛盾叢生
建立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是目前的醫療改革的重點,而創建和諧,對醫生的醫學人文精神就有要求?,F在科技發達,效率為先,醫學也是一樣,患者和醫生都很重視醫療效率,整個過程一切以高效、高速為目標,醫患交流少,雙方缺乏了解,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訴求,這不僅會影響到醫療效果,而一旦出現分歧,溝通不利就會產生醫療糾紛,醫患矛盾由此而來。
3.醫療教育上,重科學輕人文
過分重視醫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育,忽視醫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是目前我國醫學教育普遍存在的弊端。導致醫學生醫術精湛,醫德淡薄,把治病救人看成是冰冷的任務,不關心患者的心理,醫者的人文素養嚴重缺失。
二、處理好醫學教育和人文教育關系
首先,要正確認識人文精神的重要地位,將醫學人文精神教育放在與醫學科學精神教育等同的地位,培育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精神,對塑造醫學生健全人格,改善醫患關系具有重大意義。
其次,要正視當前醫學人文精神教育在當代醫學教育中的缺失。一是課程設置結構失衡,認為醫學人文精神課程可有可無;二是受師資限制,不能給予學生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三是對醫學人文精神的實踐不到位,學校開設課程,但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在工作中仍不能表現人文關懷。
最后,還要積極采取措施,學校應積極加快教育改革進程,不能停留于喊口號階段。
三、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
1.加強醫學人文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素質決定教育質量,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把握好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辯證關系,重視人文精神的培育;擴充師資隊伍,如聘請人文精神培育方面專家、學者來教授這一部分課程,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樹立榜樣作用。教師本身要強化人文素養,在實踐教學中做好表率,這樣學生才能“有樣學樣”。
2.改革課程體系
提高人文精神教育重視度,加大課程比重,完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切實做好課程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相互滲透[2],如適當設置醫學教育與技能實踐的交叉學科。
3.實踐考察,加強重視
人文精神培育不能紙上談兵,需在實踐中檢驗效果,將人文素養加入實踐考核,既能引起學生重視,又能對效果進行實證,便于改善教學。
4.校園文化熏陶教育
人文精神培育是循序漸進的,學??稍谛@文化中增添人文精神元素,如利用校訓進行滲透,組織相關活動促進文化影響,等等。
綜上所述,加強醫學生人文醫學精神教育勢在必行,任重道遠。相信在學校和社會各方協同共建,學生積極努力下,醫學生人文醫學精神的培育定將取得卓越成效。相信只要端正醫德醫風,秉承科學嚴謹態度,定能培育出更多優秀醫務工作者,促進醫療視野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子君,佟曉露.醫學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教育探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5(12):131-132.
[2]馮 瀾,臧榮佳.淺談醫學教育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思考及探索[J].中國培訓,2016(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