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蘭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在中,游戲是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游戲能夠帶給幼兒愉悅的體驗和豐富的教育意義,區域活動也對幼兒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將游戲課程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這對于孩子的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精心組織安排各種游戲,以多元化的方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主要圍繞“如何將幼兒園游戲課程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課程;區域活動;有機結合
幼兒教育對于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時期的孩子正處于智力發育期并且好動,沒有自制力,若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當下幼兒園教育中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幼兒園中的游戲課程徒有其表,只有游戲的形式,實際上發揮不了實際的效用,常常只是讓孩子玩耍而忽略了游戲中的教育意義。二是幼兒園中區域活動缺乏創新性和趣味性,使孩子對區域活動喪失興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將幼兒園游戲課程與區域活動有機結合就成為必然,讓二者有效互補。
一、激發幼兒興趣,注意教育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3~6歲的幼兒,一般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地做事情,所以,只有當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自己喜歡去做這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以飽滿的熱情去帶動孩子的情緒,使孩子的大腦處在興奮狀態,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將教學活動中的有趣事物巧妙地引導到區域活動中。
幼兒園的游戲課程大致分為表演游戲、角色游戲和結構游戲,這些游戲都可以很好地與活動區域相結合,比如,在表演游戲中,只有少數孩子參與到游戲中,其余的孩子大多只是充當觀眾的角色,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高漲的熱情,教師需要注意教育引導,利用幼兒園中的活動區域盡可能地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如,在表演“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時候,選出一部分同學當小演員,而班上的其他同學,可以利用音樂區,讓孩子成為音樂家,思考如何為表演增加音樂的魅力,可以利用美工區,手工做出森林中的樹,小矮人的胡子等游戲道具,讓孩子互相交流設計,自己動手,從而在不喪失興趣的前提下快樂地完成任務并且獲得成就感,利用結構區布置表演的場景,讓孩子明白除了臺上表演的小伙伴,成功的演出也少不了他們的努力,讓所有孩子共同參與,增添活動的教育意義,也可以避免少數同學參與而多數同學喪失興趣的情況出現。在此期間,教師要注意引導孩子,及時地給予孩子鼓勵,夸獎他們并且適當給予獎品,比如給表現好的孩子發小紅花。
二、制訂合適目標,時時進行調整
完成教育目標是教學過程的最終歸宿,所以教育目標的制訂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教師需要認真分析班級內學生的狀況,綜合大部分孩子的情況制訂適宜的教育目標,這樣才能夠真正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但同時,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十分豐富,有著不可估量的可能性,教師在制訂教育目標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發展進步的可能性,所要達到的目標也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認知,也要考慮到幼兒的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的培養。
幼兒存在年齡和性格的差異并且自控能力差,所以,教師在設置區域活動的時候,既要滿足不同年齡孩子的發展需求,同時又要符合班級自身孩子的特點,區域活動的內容應結合現階段的教學活動而設計,進行粗淺的科學知識的學習,或者是簡單技能的練習與掌握,也可以是幼兒興趣愛好的培養。如,小班的孩子剛入園往往不能夠適應,注意力也很難集中,情緒化比較嚴重,因此,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活動要著重于情景再現和角色扮演,讓孩子在這樣的活動中對身邊的人產生熟悉感,用友情緩解孩子入園的焦慮不安,在小伙伴的陪伴下愉快地度過園中的生活。而大班的孩子相對來說智力和思維能力都有所發展,心智較小班的孩子來說成熟一些,開始會主動地學習知識,學習的動力不再過多地依賴于多樣的游戲中,因此,他們的活動安排應該偏重于知識的鞏固與提高,為升小學做準備,為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除了結合多種因素制定好教育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時時觀察學生,根據學生的發展,對教學中出現的情況進行及時的解決,調整教育目標,實現教育的最優化。
三、結合實際情況,創造發展條件
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可以有效提高幼兒活動課程的質量,為孩子精心布置活動設施,讓區域中的設施很好地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孩子們愿意玩,同時注意設施安排的層次性,讓不同水平的幼兒都能夠有所發展。教師安排的游戲課程也要結合活動區域的實際情況,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夠一味地進行漫無目的的設想而無法實現,如,在進行表演游戲時,主要目的是讓孩子體驗表演的樂趣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而不是過于在意表演的完美程度,苛求道具的精美,音樂的配合程度,表演服裝的華麗和孩子們表演過程的流暢。
但有時候為了孩子更好地發展,教師需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條件,如,在學習唐詩《憫農》時,為了體驗農民伯伯的不容易,可以在確保孩子們安全的情況下,帶領孩子們體驗一次農家樂,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教育引導,在享受收獲的愉悅的同時也讓孩子對詩中“粒粒皆辛苦”有更深刻的體驗,從而培養他們珍惜糧食,不浪費的良好品德。
游戲活動的增刪與形式變化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的教育需求來具體安排,將游戲課程與活動區域完美的結合,從而達到完成教育目標的要求。
總而言之,在幼兒園教育中,游戲課程與區域活動都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非常大的影響,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讓它們相輔相成,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他們制訂合適的教育目標并且進行適當的調整,一切活動都必須從實際出發,考慮活動的可操作性,為了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師要盡力創造條件來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用游戲承載幼兒園的教育課程,將游戲進行到底,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獲得高質量的啟蒙教育。
參考文獻:
[1]陳穎新.主題背景下的表演游戲優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27).
[2]邱建華.美,在游戲中創造[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