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清
摘 要:情感是知識向智力轉化的動力,是聯接教師與學生的橋梁,是人格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情感起著對于動機、興趣、信念、內驅力、想象、思維、創造力等因素的影響與調節功能。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感教育;教育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币惶脭祵W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技能,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更要讓這個過程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一定意義上說,情感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信息傳遞的傳送帶、催化劑。善于運用情感教育于數學教學中,不僅是對數學教學工作更高層次的要求,也是當前數學素質教育的需要。
一、情感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
情感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并不是一個“純認識”的過程。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學習本身就包括認識和情感兩個方面。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意識的行動,需要有推動他們去學習的內部動力達到學習目的。教師一言一行都發揮著示范激勵的作用,對學生情感調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對其概念、理論、方法等并不是無動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種不同的態度,會有各種復雜的內心情感體驗,雖然這種情感不直接參與教學的認知活動,但對教學起著推動、堅持、調節等作用。因此,重視情感教育不僅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還對其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有益。
我們站在教學第一線,都應有這樣的體會,同樣的學生和素材,不同的教師上課卻有迥然不同的教學效果,原因何在?說白了,這就是課堂教學藝術??v觀許多優秀教師的教學實例,他們自始至終都非常重視情感的溝通,學生自然而然在情感的大氛圍中樂學、善學,這很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一堂數學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技能,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更要讓這個過程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只有激發學生良好學習情感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健康發展。
二、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自己對數學的情感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對數學的情感。教師應熱愛自己的學科,持嚴謹的教學態度,并有發自內心對數學的感情和思維,把講數學課當成一種享受,那么對于學生而言,很自然也會去愛數學,把聽數學課當成一種享受。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會產生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推動作用。
2.教師如果能以言簡意賅、精巧生動的開頭導入新課,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年、月、日”,可用謎語導入新課:“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學生猜出是日歷,教師補問:“為什么?”——由此引入新課。這樣的開頭,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我首先講了盲人摸象的故事。然后問學生:“他們為什么都沒有說對大象長得什么樣子?”學生答:“他們摸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于是,我接著說:“由于他們觀察大象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果也不同?!庇纱艘稣n題。
3.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創設有探索性和競爭性的富有情趣的數學情景。例如,講解乘法的分配律時,我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有一次媽媽帶著五年級的哥哥和二年級的妹妹去娛樂中心玩,剛到門口就看到售票處寫著每人一百九十九元,媽媽就借機考考哥哥和妹妹:“我們三人一共要付多少錢?”此時,哥哥卻說拿筆給算一下,而妹妹思考了片刻就說五百九十七元。你們知道妹妹是怎樣算得那么快嗎?哥哥更大都還沒算出來啊!學生討論很激烈,也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簡便運算的運用,再出示題目85×101,76×102,99×25,98×36,讓學生簡便計算,這個情境的創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讓學生懂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還比單純講解簡便運算的掌握效果更好。因為單純講運算定理會覺得數字枯燥乏味,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后,就增加了數學的情感因素,學生不僅學得很有樂趣,還知道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4.善于運用激勵性評價,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課堂中的評價影響學生繼續學習和積極性。評價得好,學生勁頭十足,思維空間擴大,對下一知識點充滿信心;評價不得體,學生會失去信心,郁郁寡歡,對于興趣是毀滅性打擊。因而,課堂評價在教學中顯得十分重要。積極評價時不要吝嗇表揚。比如,對回答問題有進步,或提出獨到見解的學生,教師應積極給予肯定,或豎起大拇指,或全班擊掌鼓勵;學生回答不對或不成熟時,教師可以這樣鼓勵:“你思維很靈敏,再細心想一想,看能否說得更完整?!薄澳阏鎼蹌幽X筋,繼續努力!”“誰愿意幫助他?”等。教師要避免直接否定的評價。總之,要調動學生更積極主動的思維,除鼓勵學生敢于發表意見外,還要消除他們回答問題的后顧之憂。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數學教學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是一個巧妙的比喻,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一個恰當的幽默,都可使學生回味無窮,從而增強數學教學藝術的感染力。作為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教學中潛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并合理運用,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樣,我們的數學教育才會更全面、更和諧、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也才能真正達到我們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我們期待“情感教育”能更好地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給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帶來心靈的啟蒙。
參考文獻:
富維岳,唱印余.教育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