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
摘 要:聲樂作品的再創作,指的是表演者對聲樂作品表演時的理解,這是由表演者自己完成的。表演者的一字一腔,一舉一動,都是為表現歌曲的思想情感服務的。當歌曲的思想情感激動奔放時,聲音力度增強,節奏加快,音色宏亮,音調高昂,面部、手以及全身動作幅度增大;當演唱極度悲傷與怨恨的歌曲時,聲音的力度就會減弱、音色暗淡、音調低沉,表情也有相應變化,這些都是為了歌曲的表達進行再創作。表演者要利用長期的演唱功底,加上歌唱行為、藝術修養、文化底蘊、意境想象、綜合能力這幾個層面的相互作用,才能慢慢培養成功的再創作能力。
關鍵詞: 再創作;思想情感;文化底蘊;意境想象
所有的藝術實踐包括三個部分:藝術創作、藝術表現以及藝術欣賞。聲樂作為最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同樣也包括了這三個部分。它通過藝術家的表演與演唱把作曲家、作詞家乃至音樂中所有要表達的東西都轉化為聽得見的音響,最后被聽眾所詮釋和理解。作曲、作詞者將自己特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體驗通過一個個具體的音符和音樂術語傾注于譜面之上,這是音樂的第一創作。歌唱者拿著譜面,將所有的音高、速度、節奏等音樂要素轉化成聽覺效果,再加上自己的情感和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和處理,綜合地、完整地將藝術形象演繹出來,這就是二度創作,我們又把它叫做再創作。最后,聽者通過欣賞音樂將音響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因此,聲樂作品創作、聲樂作品表演和聲樂作品欣賞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音樂作品存在、傳播的意義和價值。沒有聲樂表演這一媒介,創作和欣賞就沒有辦法溝通連接。只有好的聲樂表演才能將一度創作的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和藝術價值傳遞給人們,才能把藝術本身的各種社會功能和價值體現出來。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聲樂表演和作品的內在魅力充分地展現出來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良好的聲樂基礎
1. 聲樂,是運用藝術化的語言與科學化的歌喉相結合塑造出的聽覺形象——歌聲
聲音技巧是進行聲樂藝術再創作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條件,沒有聲音技巧,再創作就無從談起。匱乏的聲樂技巧是無法將聲樂作品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的。比如說,沒有經過訓練的聲音往往是比較單薄的,音區十分狹窄,呼吸不連貫,沒有好的共鳴點,這樣的聲音能演繹優秀的聲樂作品嗎?肯定不能。以《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曲為例:歌曲優美流暢,歌詞情深意切,歌曲的引子部分一開始就到了小字二組的G音,而且在這個高音G上持續了有三拍半,音樂在十二度的音區內上下盤旋、大起大落,這需要有明亮輕松的高音和豐滿連貫的氣息支持,聲音舒展,激越嘹亮;中間部分是對祖國的贊美,歌曲以大段的抒情詞抒發了對祖國的熱愛,這里的共鳴則需要飽滿、真切,咬字清晰,強弱要與前段形成對比,層次分明;最后一段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旋律起伏較大,氣息要求平穩,一直到最后一個音都要保持聲音的流暢,氣息的一氣呵成。短短一首三分多鐘的聲樂作品就蘊涵了這么多的聲樂技巧,而良好的聲樂功底才是完成整個作品的第一步而已。
2. 歌曲中的技巧也是重要的聲樂基礎
除了以上提到的最基本的聲樂技巧之外,還有許多為更加豐富聲樂作品,增加藝術性或者強調其民族特色的聲樂技巧。根據湖南花鼓戲改編而成的湖南民歌《洗菜心》表現的是湘女在河邊洗菜而丟了一個戒指的小片斷,為了表現湖南地方特色和湖南妹子的精靈活潑和湘女多情的藝術形象,其中加入了一個花舌的技巧,而這個技巧是體現歌曲情感,進行歌曲的二度創作的關鍵所在,它同樣也屬于聲樂基礎的范圍之內,如果省略了花舌的技巧,藝術形象就會在瞬間變得索然無味。可見,良好的聲音是整個音樂表現的載體,沒有成熟的聲樂方法,藝術形象就會變得蒼白而空洞,也就更談不上風格和個性的體現了,對于聽者的影響和情感吸引更是會顯得力不從心。
二、仔細地研究歌曲
在有了良好的聲樂基礎后,要進行有效的藝術再創作,就必須仔細地研究譜面。譜面是作者創作的最直接最原始的體現。深刻理解作品的內涵和意境是十分有必要的,每首歌都有其自身特定的思想感情和背景,要想通過歌唱的方式來完美地表現一個音樂作品,就必須深入地去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創作風格以及其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體裁特征等。
1. 速度與節奏
速度與節奏是演唱生命的韻律。節奏的快與慢、張與馳的變化,都直接表現著情感的變化。節奏快,就會表現熱情、活潑的情感;節奏慢,就會讓人體會到憂傷悲痛的情感;中速則表現出雄偉、莊嚴的情感。演唱者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能把握好表現情感的最佳速度。從演唱者所選擇的速度就可以察覺他對作品的理解力。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說:“如果一位指揮家把速度弄錯了,那就什么都完了。”由此可見,只有適當的速度才能表達恰當的情感。
在歌唱中,節奏的感覺是極重要的,它好像人體的骨骼。節奏不清楚,一切都談不上了,因為節奏在一首作品中等于生命。這生命必須具有活力,這活力連綿不絕。節奏是演唱者與聽眾發生的最早交流,從演唱者一開始,聽眾內心即產生一種符合的感覺,這種感覺先從節奏開始,逐漸擴大至樂句、旋律、和聲等。如果演唱者在節奏上無律動規律,就無法帶領聽眾進入他的音樂世界,也就無法感染聽眾。
2. 力度
力度的變化也是聲樂再創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的情況下,力度越強,心理上的感受也越大,從而帶來的緊張度就越大,也常常標志著重大事件的發生、情感波瀾幅度的增強;而力度越弱,心理上的感受也越小,常常標志著事物的渺小、輕盈和乖巧以及情感曲線按幅度的減弱。力度的增大與減小,常與旋律的升降,節奏的變化有關。如陳曉光詞、谷建芬曲的《那就是我》,歌曲的第一部分在mp的力度上陳述,伴隨著深邃旋律的流淌,傾訴著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歌曲的第二個部分在f的力度上展開,伴隨著旋律的八度大跳、音區的上移,將音樂推向高潮;歌曲的第三個部分在mp的力度上呈示,隨著旋律線逐漸平復,使游子思鄉念母的情感更加深化。
歌唱者對力度的運用必須有細微的感覺,對聲音的力度有分心與表達運用的能力。有了感覺后,如何運用自己的演唱技術,把這個感覺細膩而非機械地表達出來,這是演唱者的一個重要任務。當你對力度的把握游刃有余的時候,歌曲中強弱間的推進也就顯得此起彼伏、變化無窮了。
3. 自身的生活積累和作品的背景與風格也是再創作的重要因素
首先,充實豐富的生活積累。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藝術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許多作品就直接取源于生活,藝術就是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就必須貼近生活,用心靈去感應生活才能創造出真實的、有生命力的藝術形象。二度創作的作者應該善于捕捉生活中各種生動具體的生活畫面和各種藝術形象的特征,在此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藝術實踐才有助于將作品的主題升華,為二度創作培養肥沃的土壤。
其次,要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不同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作品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歷史時代都有它獨特的藝術風貌,因此,所產生的藝術作品的特征也姿態萬千。與此同時,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也有著不同的藝術習慣和藝術風格。另外,藝術家不同的生活閱歷造就了他們不同個性的作品。如果在進行聲樂表演之前,沒有認真地分析和研究,很可能會混淆作品的性格,歪曲作者的原意,那么進行的二度創作也絕對是失敗的。所以廣博的文化知識是一個歌唱者進行二度創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三、多方位的表演
1. 情感上的表達對作品的詮釋很重要
歌唱的本質就是為了充分地表達感情,沒有感情就沒有歌唱。富有感情的演唱是二度創作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聲樂技巧、深入地研究歌曲,再加上聲情并茂的表演才能進行優秀的第二創作。每一位演唱者都可以深切地體會到,自己的歌聲只有動情才能動人,而動聽又為了動情。也就說,你的歌聲想要影響到聽眾的心,就必須要在情感上與聽眾達成共識、產生共鳴,也才能有效地進行二度創作。所謂聲與情要合理地協調,情的表達要依靠有色彩的聲音才能插上翅膀,聲是情之體,聲中藏情才能使聲音富有魅力和感染力。但聲樂藝術需要的情感不是矯揉造作的虛情假意,而是從內心里流露出的真實情感。一首好的歌曲是一段情感的濃縮,是作曲家和作詞家對生活、對自然情感的產物。作為二度創作的歌唱者,應該通過對作品的全面認識,使自身的感情受到觸動,從而激發演唱時再創作的熱情和表達感情的強烈欲望。
2. 恰當的形體動作有助于作品的表達
聲樂藝術作為一種表演形式,不僅要有聽覺上的享受,應當還有恰當的形體動作。歌唱者的形態、手勢、面部表情和眼神也是塑造藝術形象、進行二度創作的重要手段。在表演中,隨著音樂內容的需要來進行姿態的變化應該恰如其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通過姿態的變化來解釋聲樂作品的情節和發展。聲樂作品情緒的跌宕起伏都伴隨著歌唱者的內心體驗通過姿態流露出來,這使得作品所要呈現的音樂形象更加直觀、真實,讓整個二度創作更富于生命力。除了動作的表達,眼睛還可以“說”內心要說的話,使聲音的表情更加立體化,在傳遞內心體驗信息中臉和眼神的細膩表現使審美者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形象認識。但是,聲樂表演的形式決定了它依然是以聲為“主”,姿態動作等都屬于“客”,切忌動作多而雜,使人眼花繚亂,起到喧賓奪主的反作用。
3. 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藝術個性也能為聲樂藝術的再創作錦上添花
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和藝術個性也能為聲樂藝術的二度創作錦上添花。藝術想像力是藝術再創作必不可少的條件。藝術想象本身也是一種創造,是它誘發了聲樂演員表演的欲望,又促進了聲樂演員進一步的想像。作為聲樂藝術再創造的主體,應該具備較好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情操,積極發揮藝術想像力進行優秀的再創作。藝術需要個性,一個聲樂表演者的藝術個性是他藝術素質和藝術品格的體現,如果沒有藝術個性的演唱或演出,藝術形象就沒有強烈的色彩和鮮明的個性,勢必就無法引起聽眾的共鳴。只有將自己的藝術個性和作品所表現也的藝術內容相互融合,使藝術形象的個性表現鮮明,才能使聲樂表演的再創作獲得良好的效果。
演唱者演唱的每首歌曲,都是對作品進行的再創作,不僅豐富了作品,還賦予了作品新鮮的血液和鮮活的生命力,使作品更加完美。因此,二度創作的首要原則就是:必須在一度創作規定的內容主體的范圍內活動,即不能離弦走板,歪曲內容和作者的基調,違背作者當初創作的初衷,應尊重一度創作的時代背景和民族、地域風格。再者,就是二度創作一定要是沿著一度創作主旨方向上的創作,是因演唱而加強一度創作主體的感染力,而不是削弱或改變主題,要尊重原創所要表達的感情和內容,以原創為指導。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加強對作品的理解;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辯證地處理聲與情的關系;注意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加入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像,發揮自己的藝術個性,不斷地進行藝術的實踐,才能從根本上塑造成功的藝術形象,從感情上打動聽眾,成功地進行二度創作,使聲樂藝術的道路越走越寬!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陰縣知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