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蓉 葉艷
摘要:目的 研究小兒肺炎應用健康教育的臨床護理有效性。方法 隨機選擇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9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此次收治于我院的小兒肺炎患者9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組45例,其中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策,研究組患者給予臨床健康教育護理舉措,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結果 經過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78%,常規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75.56%,研究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 針對小兒肺炎患者,實施臨床健康教育護理措施,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質量、臨床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肺炎;健康教育;臨床護理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近年來,小兒肺炎的發生率逐漸呈上升趨勢[1]。小兒呼吸道疾病之中,最常見的就是小兒肺炎,多發于冬季、春季時期,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呼吸苦難、發熱等,如果臨床中未得到有效及時治療,將會嚴重威脅到患兒的身體健康[2]。在常規的護理措施基礎之上實施健康教育,可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成效。基于此,本文特此研究了小兒肺炎應用健康教育臨床護理的成效,以我院90例小兒肺炎患者隨機分組,經健康教育臨床護理之后的研究組,均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4年8月~2016年8月間我院收治的小兒肺炎患兒9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兒臨床病癥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肺部固定的干濕性啰音等等。利用電腦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組45例,其中研究組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0例,年齡2~7歲,平均年齡(4.78±1.32)歲。常規組中22例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年齡1~6歲,平均(4.21±1.12)歲。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過比較發現兩組的基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患兒給予常規性護理措施,研究組患兒在基礎護理之上實施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如下:①小兒患兒入院時,護理人員需向患兒家屬、患兒進行自我介紹,并將醫囑以及相關說明告知患兒,另外,還需詳細說明治療期間的有關事項,比如祛痰、抗感染、止咳以及平喘等。此外,護理人員需向患兒及其家屬詳細說明治療作用以及方法,關注患兒心理情緒,與患兒進行積極交流,進而取得患兒及其家屬的配合。②家屬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將護理工作重點告知患兒家屬,詳細解釋患兒家屬的疑惑,主動鼓勵患兒積極配合臨床治療,進而提升臨床治療成效以及護理質量。③心理護理:在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有效交流,詳細講解肺炎疾病知識,降低家屬、患兒的心理壓力,緩解不良情緒,治療期間需詳細說明有關器械設備的使用,囑咐患兒家屬鼓勵患兒。④飲食:指導患兒飲食,主要以清淡、營養豐富為原則,合理搭配每日所需食物,切記不可食用刺激性、生冷、辛辣的事物,避免腸胃遭受刺激導致感染。⑤運動鍛煉:運動狀況與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這是由于城市化加快導致小兒運動鍛煉范疇縮小,而電子娛樂產品層出不窮,這就是患兒寧愿待在家也不愿出去鍛煉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護理期間,需強化管理患兒游戲時間,鼓勵患兒出去鍛煉運動,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運動項目。此外,通過室外鍛煉,有利于患兒與其他兒童的交流,鍛煉身體的同時也有助于患兒健康成長。⑥疾病預防:護理人員需要預防對策詳細講述給患兒以及患兒家屬,比如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培養患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飯前飯后勤洗手,避免身體遭受感染,尤其是在疾病多發期間,需限制室外活動時間,合理加減衣物,主要保暖。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住院時間、護理滿意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護理滿意率調查則以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進行統計,主要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病例×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應用?字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率 經研究發現,研究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率為97.78%,常規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率為75.56%,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與住院時間 經研究發現,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明顯低于常規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33.33%(P<0.05)。研究組患兒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見表2。
3討論
通過分析研究,實施健康教育,讓患兒及其家屬充分認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進而約束其行為,在幫助人們預防疾病,降低疾病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小兒肺炎應用健康教育臨床護理,主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護理人員要充分的意識到護理工作當中的主體,并對其給予人性化的關懷[3]。健康教育應用期間,護理人員自身的工作態度、護理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患兒臨床治療,護理人員的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護理技能,也影響著健康教育臨床護理實施的成效,基于此,護理人員應當在臨床護理期間,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臨床技能、語言溝通技巧,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業務技能,提升自身的氣質魅力以及職業素質,從而確保患兒臨床治療順利的實施,幫助患兒及早康復。次臥啊,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住院時間較長,心理上難免會發生緊張不安、焦慮等情緒,護理人員針對此情況,需給予人性化的關懷,與患兒積極交流,進而消除患兒不良情緒,交流期間,察言觀色,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健康教育臨床護理的最終成效,一方面體現在用法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健康教育內容的合理性方面,由于患兒個體差異,在應用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未落實到位等情況,基于此,需結合患兒實際病情狀況,制定健康教育臨床護理方案,在這其中,需將患者家屬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在家屬的鼓勵下提升患兒安全感,方可提升其臨床治療順從性。
綜上,從本次研究結果發現,針對小兒肺炎患者,實施臨床健康教育護理措施,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患兒生存質量、臨床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崔丹丹.護理路徑在小兒肺炎中的應用與健康教育作用[J].中國醫學工程,2013,06:187-188.
[2]呂春雨.臨床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學工程,2013,10:130-131.
[3]岳潔.探討健康教育用于小兒肺炎護理中的臨床有效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139,146.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