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青少年體質的一種鍛煉形式。在中小學中開展的很好,但是,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質量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主要存在一些問題:場地器材不足、組織管理松散、組織形式簡單、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等。在此基礎上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工作機制;創新大課間體育活動考核激勵機制以及體育活動質量評價體系;加大資金投入與后勤保障時間保障和安全保障。
【關鍵詞】大課間;體育活動;保障機制
1 大課間體育活動現狀
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而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大力提高青少年強健體魄是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政府制定了相關系列的政策,如2010年教育部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貫徹該綱要,2011年決定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2016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中也明確指出:“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然而,在大課間普及開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阮曉燕在其文章《南京市秦淮區小學大課間體育調研》中指出:“師資缺乏,場地狹小,器材不足;教師負擔重,工作量大,難以承擔;考核不力,管理不嚴,有待改善;家校脫鉤,家長不曉,重智輕體;內容單調,缺乏個性,影響興趣。”等。
針對以上問題,學校應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從政策方面和學校發展方面為學校體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提升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
2 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的必要性
所謂機制,有多種含義,在管理領域,通常指制度機制,即通過制度系統內部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實現其特定的功能。保障機制是機制按照功能來劃分出來的概念。從機制的功能來分,有激勵機制、制約機制和保障機制。保障機制是為管理活動提供物質和精神條件的機制。
2.1 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是滿足大課間開展需求的基礎條件。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和諧開展,需要人力、物力以及一些軟件的共同支持。場地器材是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載體,全體師生是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音樂是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領導者,就達到了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的共建。因此,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需要把基礎的硬件與軟件共建,滿足大課間開展的需求。
2.2 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是增強青少年體質效果的重要保障。
青少年的體質在中小學階段是具有非常可塑性的,然而,對于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強度的把握也相應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此,確保不同水平階段的適應性就成為構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關鍵之一。而建立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能夠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選擇、負荷大小、組織形式等各方面起到規范和指導作用,進而確保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效性, 達到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效果,提供必要的保障。
3 構建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障機制體系
3.1 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工作機制
通過強化校長主導,教導處、政教處、大隊輔導員、體育教師、正副班主任、少先隊大隊委員組成的學生會協同,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架構,推動各項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順利開展。校長要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按照科學統籌、合理布局的原則,做好宏觀管理、資源整合分配、工作監督評估和各負責人協調一致。各負責人要明確自己的工作任務,落實到位,齊抓共管,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
3.2 創新大課間體育活動考核激勵機制以及體育活動質量評價體系
搭建更加適合學校發展需求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考核激勵機制平臺,有效調動學校各層級師生的積極性,發揮典范帶頭作用。通過評價小組根據評價標準和測評方法對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進行檢查評估,依據評估匯總成績評出:大課間體育活動文明班級、優秀指導教師。每學年進行成績匯總,評出:大課間體育活動先進班級。同時,對順利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師生進行表彰。進一步明確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評價標準和測評方法,為衡量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3.3 加大資金投入與后勤保障、時間保障和安全保障。
學校領導要增加對學校體育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大課間體育活動所需經費的投入,保證場地器材的充足,硬件與軟件共建,豐富大課間體育活動物質條件。根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規定,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30分鐘,任何老師不得擠占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在安全方面:學校要加大對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的培養;在大課間體育活動項目設置中盡量避免開設具有較大安全隱患的項目;作為全校師生的群體活動,組織必須集各部門之合力,確保組織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在大課間開展之前及時的對所用到的器材進行安全檢查。
4 結論
體育大課間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課改以來,國家出臺了相應系列文件,引領學校齊抓共管,努力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面對當前學校里出現的場地器材不足、組織管理松散、組織形式簡單、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等問題,本文認為學校應積極推進學校體育工作,建立多方協同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保障機制,創新大課間體育活動考核激勵機制;確保時間保障和安全保障。努力推進大課間的有序實施,推進學校體育的發展,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普及,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
參考文獻
[1]阮曉燕.南京市秦淮區小學大課間體育調研[J].體育文化導刊,2015(11).
[2]鄭藝力.如何組織好大課間體育活動[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5).
[3]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第六版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04).
作者簡介
吳圣傲(1990-),男,山東省人。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現為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體育初級教師。
李揚(1991-),女,遼寧省人。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現為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龍岐螺陽小學體育初級教師。
作者單位
1.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 廣東省廣州市 510641
2.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龍岐螺陽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 51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