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美
【摘 要】城郊學校存在留守兒童,而又有能力配備電子設備,這樣的背景下,筆者從背景和意義,微課內容選擇和應用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微課的實踐與研究,讓微課的教學變得有效,從而實踐“微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留守兒童
一、城郊學校學生現狀調查
1.留守兒童現狀。筆者對本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是401、501、601三個班級的小學生。通過調查分析,本校留守兒童占20%,主要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對于在家作業,很多學生都是要靠自己去完成,爺爺奶奶并不能進行幫助。除此以外,30%孩子表示父母對于作業,并能進行指導,尤其是高年級。
放學接送時間,筆者對幾位家長進行了面對面調查:
筆者:你是否會檢查孩子的作業?
家長1:會,但也就看看是否完成。
家長2:會的,仔仔細細檢查一遍,有錯的進行改正
家長3:會看是否完成,但是題目我看不懂。
家長……
對于檢查作業,70%家長會檢查,同時60%的家長表示有些題目已經看不懂了,也不敢進行指導。
筆者:你知道什么是預習作業?你孩子是怎么做的呢?
家長1:就是把明天學的先學習一遍,不懂的我會進行指導。
家長2:知道,就是讓他自己看書。
家長3:知道,都是自己完成的,我也沒看。
家長……
對于預習作業,只有20%家長會進行檢查和指導,大部分是孩子自己完成,就是看一下書。
2.電子設備現狀分析。對于城郊學校,很多小朋友都擁有自己的電話手表,筆者也調查了每個孩子家里電子設備的擁有情況,90%的家里配備有iPad、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對于留守兒童,父母多半在外做生意,經濟條件都不錯,只是難以回家陪孩子。
經過這兩個調查,筆者認為,在擁有電子設備、且家長有些無法幫助孩子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微課的應用是非常天時地利人和的。
二、實踐意義
1.解決回家作業問題。很多家長,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家長,對于回家作業和預習作業的困擾,微課可以將作業的講解和重點的微課視頻發送給家長,家長通過電子設備播放讓孩子進行學習。
2.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以往的學習,學生在家學習可能缺少點幫手,但是有了微課,學生可以將“老師”帶回家,不懂的地方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學習,這樣孩子更能愛上自學。
3.變革學習方式。傳統教學所有內容都在課堂上講解,但是微課的教學倡導自主探究學習。課上的有些內容,可以讓學生回家通過微課進行學習,第二天的教學課堂將會進行改變。課上不懂的課后通過看視頻進行解決。或者課后的拓展也可以通過微課,這就是“翻轉”課堂的意義。
三、實施建議
微課的教學并不意味這教師將會更輕松,相反的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各個方面將微課和實際課堂進行交互使用,提高教學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選擇教學內容
不是所有的數學教學內容都適合用“微課”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火眼金睛去判斷與選擇。
(1)概念課知識。比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這樣的計算課程,對于一共有多少的意義和加法的計算,我們一年級小朋友更需要的是去操作去實踐去感悟,明白兩個東西合起來是用加法去算,這就是微課所不能給的一種體驗。但是《小明的一天》對于鐘表的認識與學校,我們就可以通過微課進行教學,筆者在出差期間,將這一課的微課只做好,發給了班級微信群,很多家長表示這樣的方式真的很好,學生也很喜歡,有這樣的實踐,我再去搜索了很多的微課,對于微課,我們盡量選擇概念課。
(2)作業指導知識。例如:按從短到長的順序排起來。(如右圖)課堂作業本中這個題,有大部分小朋友做錯了,有人做成了從長到短的答案,為此,我做了一個微課視頻,講解先讀清楚題目,再進行數格子,上課時候投影不是很清楚,但是通過微課,學生可以清楚的看出來,是如何去數格子比長短。
(3)整合的知識。右圖,對于學完加減法進行運用時候,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講解,并進行對比,指導如何列算式。
(4)拓展的知識。如二年級學習了《角的認識》以后,可以通過微課教學,進行數角方法的指導,在鞏固認識角的同時,學生又能學習如何有序的進行數角,可以數形結合進行知識拓展。
2.應用時間。
(1)課前指導。對于在家無人指導的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課前微課的指導是很重要的,對于接下來的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先自己看書預習,再通過微課指導,完成預習作業,遇到不懂的地方還可以“暫停”,微課在課前的應用可以有很好的預習效果。
(2)課中引導。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學起來是有點乏味,還有需加一些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思考更好,創設有趣的情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是需要充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上直接播放微課,學生跟著微課一步步進行學習。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先通過微課學生了解從長方形草地的面積引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讓學生去思考,去操作去模仿推算出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微課與教學的有效結合,課堂更加有效性。
(3)課后輔導。在教學中,雖然教師有認真備課,認真教學,也認真去一個個指導,但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習到的知識進度也因人而異,并不一定所有的學生都能進行掌握,這就利用了微課的功能,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回家一遍一遍的看,不懂的地方反復的看,這樣也可以解決了家長不會指導的這個難題。例如學生學習了《百分數的應用》,但是在應用中還是存在著困難,這就可以回家再學習這一課的內容,重新再復習。如果只是簡單的PPT,學生很難看懂,但是結合教師的講解,這樣的微課,學生就可以再掌握復習。
3.技術指導
對于微課教學,對于本校教師的要求將會更高,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師具有制作微課的能力,現在微課制作主要分為三類:可汗學院式、錄制屏幕式、教學實錄式。當然還有其他形式,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合適的類型進行微課教學。同時教師們要熟練地掌握制作軟件,比如錄屏式軟件,就要掌握這兩款即Camtasia Studio (CS)和“會聲會影”。為此筆者學校還專門對教師進行培訓指導。
作為城郊學校,我們有著留守兒童,而家中又能配備電子設備,這樣的前提下,微課能很好的進行使用。微課改變了家長不能指導的困境,改變了留守兒童的學習方式,改變了課堂教學的結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了教師對新教學的適應性,只有教師和學生一起進步一起學習,才能更好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通過微課的教學,實踐“微”而“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