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曉燕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這是每個數學教師關注的問題。“興趣”是學生各種創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探索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小學生數學學習十分重要,是學好這門功課的重要前提。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投入數學活動中去呢?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能快樂學習,創造學習,關鍵在于教與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分析數學學習“好與壞”的學生特征
(一)數學學習“不好”的學生特征
1.數學不好的人都比較愛笑,因為沒有數學就沒有煩惱。
2.數學不好的人都比較天真浪漫,比較感性。
3.數學不好的人都比較幽默,生活充滿樂趣,感情和想象力都比較豐富。
4.數學不好的人都比較直爽,實在,不會拐彎抹角。
5.數學不好的人長的都比較漂亮,帥氣。
(二)數學學習“好”的學生特征
1.樂觀,且做事情沉著冷靜。遇事時第一反映想的不是如何推脫責任,如何狡辯事實,而是在肯定事實發生的前提下想解決方法。
2.說話語言連貫,邏輯清晰,言簡意賅。
3.推理能力強,有利于加快對新事物的認識。往往學數學的人都會有鉆研精神,而這個精神在生活當中就會延伸到探索事物的本質,比一般人能較快看清事物本質。
4.對于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很好的處理,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能夠做到全面。
二、掌握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
(一)創設教學情景,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一種急于了解探究的心理,這樣就能夠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角邊角時,如圖,小明不慎把三角形模具打碎為三塊,他是否可以只帶其中的一塊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塊與原來一樣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應該帶哪塊去?為什么?學生看著特別的好奇,我就抓住這份好奇心,讓學生猜想能不能配一塊和原來一模一樣的玻璃,啟發他們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班里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二)設計數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學生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學習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數學活動課,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下列幾種形式的游戲。
1.自主探索活動游戲。上課開始進行“比比誰最火眼金睛”游戲: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實驗——觀察、比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滾,看看各種幾種物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球等)分別有什么特征?通過學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幾何物體的一些特征。
2.小組合作游戲。在上“統計”活動課時,學生小組合作統計戴帽子的同學和沒戴帽的同學等相關問題時,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統計辦法,小組間比賽。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民主價值觀。
3.師生互動游戲。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最佳默契獎”。師與生像電視上作節目一樣,同時將結果寫在紙條上,并同時亮出。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諸如以上的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出來。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我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并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針對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由結組,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不僅規范了學生的勞動、行為習慣,還能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以“愛”去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相容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以一顆火熱的心愛護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在課堂上注重多表揚少批評,經常走到他們中間,找他們談心,參加他們的活動,為他們服務,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不論什么課程,如果學生喜歡這位老師,就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對老師講的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如果學生不喜歡﹑甚至害怕這位老師,那么要想讓他們對這位老師講授的課感興趣是很困難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把他們看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創設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五)以“境”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巧設導語,引發學生興趣
“萬事開頭難”,“開頭好,成事之半。”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須有良好的開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求欲望,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導火線。在教學中,一個好的新課導入,往往會直接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效果。因此,選擇導語十分重要,導語的內容必須得針對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而形式可多種多樣。只有生動有趣,和課堂內容關系密切,才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發學生興趣,激發求知欲,使學生的思路活躍起來,他們就可能懷著期待的心理,興趣盎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在教學中,我就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錄音錄像,簡筆畫,故事表演等等,再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涉境體味,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六)以“動”增進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在立足課堂教學這個主戰場的同時,建立一個開放式的課程體系,從學生出發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打造幽默詼諧的生動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數學課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識中很難學,因此教學效果很低。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如果在教學中巧妙的使用幽默技巧,那么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產生新鮮好奇,而新鮮好奇恰恰就是誘發學生學習的因素。
總之,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境。數學教師要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關系。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樂其道。最終才能培養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王青燕.《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8):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