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騰開
【摘 要】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有人說:自信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策略,需要教師的贊賞與鼓勵。教師要善于通過鼓勵和贊賞來培養小學生的自信,要讓小學生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揚起自信的小臉,成就自身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激發上進心;鼓勵;自信;給予獎勵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自理能力較差,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當他們離開父母獨立活動時,會感到很不適應,特別是在上學以后,由于需要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需要和老師同學交往,他們往往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這樣很容易形成“沖動型”和“自卑型”的個性,德國美學家黑格爾說:“不應該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長久地集中在一些過失上,對此,盡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夠了。最重要的是在學生身上激發出對于自身力量和自身榮譽的信念。”因此,我們作為班主任應該讓小學生形成自信品質。
“正面教育”是以激勵為主的教育手段,班主任運用激勵的教育形式最能體現他們作為管理者的角色。正確運用表揚與批評,可以激發其上進心和自信心,不過,如果用之不當,過分或過多的表揚會造成學生高傲、忽視自己缺點的傾向,并可能導致學生將主要的學習目標至于腦后而片面地追求表揚,從而產生消極的結果。因此,我想說明:“正面教育”不是“不批評”,而是取代備受學生厭惡的批評教育,把全部心血傾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努力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力爭用雙手托起他們,使他們放出耀眼的光芒。
那么,班主任如何運用正面教育使小學生形成自信品質呢?我覺得可從這兩方面著手:
一、分層對待,激發自信
對待不同層次的兒童,要采取不同的正面教育方式;對后進的學生,要細致入微地去體察他們,以教師全身心的愛去感染學生,激發他們進取的決心,要努力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對他們傾注更深厚的愛。當某個學生因成績差,動作慢,被人看不起時,我發現了她的舞蹈特長,并耐心加以指導,讓她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她的特長,推薦她去校舞蹈隊,六一文藝匯演時,令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從而幫助她重新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當某個同學作業沒有認真完成時,我為他擦去潦草的字跡,親手為他抄寫字頭,告訴他優秀作業的標準,使他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當課堂上有人違反紀律的時候,我利用表揚他人的手段,用眼神提醒他要遵守紀律……雖然沒有大聲地訓斥、激烈的言辭,但收到的效果卻是顯著的。孩子們在和諧的氣氛中正確地看到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進步。
對優秀的學生,要給他們提出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他們,鼓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奮進。某個優等生作業干凈、整齊,但不夠正確,我在他的作業本上寫道:“你的作業字寫得真漂亮!如果能寫正確就更好了!”第二天他進步了。某個學生具有音樂天賦但無用武之地,我幫她篩選曲目,鼓勵她認真練習,當她在校“元旦”晚會表演中獲得了電子琴演奏二等獎的好成績時,她笑得合不攏嘴,并決心一定要堅持練習,爭取更好的成績。某個學生愛好寫作,我把他的作文修改一下,并給他機會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鼓勵他投稿,當他在“全縣小學生論文比賽”中聽到自己的作品獲得一等獎時興奮不已,更激發了他寫作的興趣……揚長避短,激發了學生的自信,也使我的教育日益顯效。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愛是情感誘導的基礎,用愛的力量去教育學生,會得到學生的信任。班主任必須以誠摯的情感去熱愛、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中的“熱點”和“興奮點”真正做到師生心心相印。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教育的“熱效應”。
二、強化鍛煉,形成自信
每個學生都有權利和義務參加集體活動,參與班級管理,我們應該把每個學生表現才智的個性心理要求納入集體的目標之中。我們要善于充分發揮集體的教育作用,使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在集體中獲得同伴的認可,獲得心理的滿足,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而且可以有意創造一些有一定難度的活動,讓學生揚長避短,讓缺乏自信的學生逐漸克服自己的劣勢,共同感受活動的喜悅,集體的溫暖。
例如,在班級中可以開展“我能行”的活動。因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說:“你能行”,更要教會學生對自己說:“我能行”。所以,可以把“我能行”這句話,作為班上的一個口號,開展“我能行”競賽,設立“我能行”獎,還可以讓突出的學生談談這方面的體會。通過嘗試,我發現“我能行”這句話蘊含著巨大的力量,它表現在當學生自己遇到失敗困難時,能從好的方面去思考,即看到積極的一面,用積極的心理狀態去戰勝失敗和困難。如一位學生在“我能行”競賽中說到:當媽媽、爸爸出差,沒人照料自己時,能對自己說,這是一件好事,是一次很好的鍛煉自己的機會,我終于可以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了;另一位學生說,當自己沒有取得好成績時,告訴自己,這太好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和同學之間的距離了,也知道自己要用多大的努力才能趕上同學了。在這種活動的訓練中,學生的自卑心理逐漸減少了,積極的認知又發了積極的行為,自信品質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正面教育是學生自信品質必須的“心理營養劑”,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心理免疫系統”。所以說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稱贊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欣賞,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對自己加以賞識。所以我們可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事情,適時、適地的采用鼓勵、稱贊來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激發其內驅力,把自信行為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讓學生在“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境界中暢游,享受自信所帶來的愉悅情感。
自信,猶如催化劑,正面教育則似制成催化劑的其中一種手段,它能將人的一切潛能調動起來,使人在智力、體力、工作和處事能力等各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有人說,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所以,讓我們所有的教育者都來了解學生的發展規律,有的放矢地給予充分的訓練,提高學生適應現實世界的能力,讓學生的自信心像蓓蕾一樣,在我們教育者的精心呵護下綻放,進而開出美麗的花朵,接觸豐碩的果實,從而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