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宇
【摘 要】黔江區新華小學在落實立德樹人,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等方面,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在將國家課程校本化,打造“黔江土家擺手繩”這一特色課程實踐中成績尤為突出。
【關鍵詞】黔江土家擺手繩;特色課程;實踐探索
地處渝東南武陵深山中的黔江區新華小學校,始建于1963年,曾三易校址,七次更名,現占地20畝,建筑面積10000萬余平方米,是一所區直屬小學。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86人(含幼兒園教師39人),在校學生3800人(含幼兒園學生710人)。學校設施先進,師資精良,管理規范,特色明顯。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特色教育示范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少年陽光體育俱樂部、重慶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
新課改以來,學校秉承“弘揚個性特長,成就孩子夢想”的辦學理念,遵循“自強于心,筑夢于行”的校訓,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針,更新教育觀念,完善課程體系,嚴格課程設置,改進教學評價,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在落實立德樹人,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等方面,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在將國家課程校本化,打造“黔江土家擺手繩”這一特色課程實踐中成績尤為突出。
一、“黔江土家擺手繩”特色課程的體系形成
新華小學嚴格標準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突出課程在學校教育實踐中的核心地位,加強課程領導力建設,立足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加快推進學校的課程體系建設。
黔江區獨處渝東南,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2.8%,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學校結合區域民族文化特色和學校課程體系建設總體要求,圍繞學生培養目標,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進行拓展和延伸,與地方“土家民族文化”整合,使國家課程校本化,以陽光體育、“2+2”項目、“1+5”行動計劃等為依托,組織部分有專長的教師,聘請校外專家指導,創編出融合土家擺手舞和花樣跳繩的“黔江土家擺手繩”,形成“國家課程校本化+地方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的“黔江土家擺手繩”學校特色課程體系,踐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黔江土家擺手繩”已在全校中普及,并逐漸向集團學校及區內中小學推廣。這一學校特色課程,既傳承了土家民族文化,扎實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又打造了學校特色教育品牌。
“黔江土家擺手繩”屬于花樣類跳繩類別,是根據學生運動規律,結合土家族民俗特點創編,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一項韻律體育運動。其跳繩動作較多,難易程度不一,包括前后打、前側打、后側打、蹬腿式、騰空旋轉、前后手翻等。整個編排從簡單的一級動作開始學習,逐漸增加難度,協調性和節奏感頗具觀賞性。
二、“黔江土家擺手繩”特色課程的教材開發
根據課程改革“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學校在重慶市教科院、黔江區教委有關領導及專家熱情幫助與支持下,圍繞“筑夢教育”特色,組織教師立足課堂教學實際,搜集大量資料,編寫校本課程——《筑夢》。該書以“明德夢”、“健體夢”“求知夢”、“安全夢”、“自強夢”、“成才夢”為支撐,旨在對學生形成較為系統、有特色的個性化教育,形成“筑夢教育”辦學特色。
“黔江土家擺手繩”屬于“健體夢”這一范疇,包含“夢想起源——了解跳繩”、“繩舞飛揚——我們的跳繩夢”、“‘單搖跳繩”、“‘雙搖跳繩”、“‘10人8字長繩”、“交互繩”、“土家擺手繩(一)”、“土家擺手繩(二)”、“土家擺手繩(三)”等九個章節,規范了“土家擺手繩”的內容,形成校本課程進入課堂,進駐師生心靈,為建立“黔江土家擺手繩”和土家民族文化長效傳承機制奠定堅實基礎。該書于2015年12月在重慶出版社出版,是學校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探究特色課程的又一次重大嘗試。此前,學校曾編寫《家鄉黔江》、《祖國在我心中》等校本教材。
三、“黔江土家擺手繩”特色課程的實踐應用
新華小學全校3000余名師生人人參與跳繩活動,花樣不斷創新,技能持續提高,部分學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土家擺手繩已成為學校特色。學校挑選具有特長的學生,組成“黔江土家擺手繩”特色表演隊,通過不斷探索,深入發掘,刻苦訓練,積極參加世界、國家、市、區各級比賽及表演,以提升“黔江土家擺手繩”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黔江土家擺手繩”已成為新華小學課余閑暇的一道獨特風景。當你沐浴著晨曦晚霞,踏著下課鈴音,漫步在整潔的校園,流連在每一個角落,將都會看到校園內不論男女老少,不分教師學生,他們在繩索中穿梭、跳躍。
“黔江土家擺手繩”已成為學校常態的特色大課間。每當第二節課下課鈴聲響起,3000余名師生在4分鐘內到達指定位置有序排列。隊列整齊,動作規范,繩舞飛揚,花樣精彩不斷。六個年級分高、中、低段三輪進場,進出場井然有序,完全由繩操音樂指揮,整個過程形云流水,一氣呵成,氣勢恢弘壯觀。“新奇、精彩、震撼!”——2014年11月27日,參加“伊利方舟杯”兒童安全課件決賽的上海展望發展學院理事長楊長聚和西藏、寧夏、內蒙古、四川、貴州、廣西、云南、甘肅、新疆、北京等十多個省市區旗教育部門領導、教師及媒體記者一行蒞臨新華小學目睹大課間盛況后如是評價。
為檢驗和展示跳繩特色課程成效,自2013年起,新華小學每年舉辦校園“跳繩節”,全國、市、區多所學校派員及西南大學體育學院彭遠志教授、長江師范學院吳勝濤副教授等曾觀摩欣賞。同時,新華小學將“黔江土家擺手繩”刻錄成光盤在黔江全區推廣,充分發揮輻射和影響。
四、“黔江土家擺手繩”特色課程的顯著成果
2012首次參加跳繩比賽,在重慶市中小學比賽就獲花樣團體第一名,后又三次蟬聯。2013年8月首次亮相全國比賽,在中國跳繩公開賽獲3金4銀2銅,全國34支參賽隊排名第六。以后更是捷報頻傳,三次參加全國大賽共獲18金11銀5銅,2015年馬來西亞第八屆亞洲跳繩錦標賽斬獲3金3銅并打破2項亞洲記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7月香港世界跳繩錦標賽中,新華小學跳繩隊斬獲4金2銀,并為中國隊取得首金,是中國隊中獲獎牌數最多的學校,國際跳聯主席及中國跳協官員的高度贊賞,各國運動員競相追捧留影,真正實現“新華少年強,為祖國增光”的夢想。
在今年12月6日結束的2015年——2016年全國跳繩聯賽呼和浩特站比賽中,新華小學跳繩隊奪得16金5銀6銅,10名運動員全部獲得全國跳繩總決賽暨2016年世界跳繩錦標賽選拔賽資格,有望再次披上國家隊戰袍,出征2016年瑞典世界跳繩錦標賽。
“黔江土家擺手繩”享譽全國,走向世界,受到國內多家媒體關注。新華網、人民網、大公網、華龍網、新浪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名校發展網和中央電視臺、重慶電視臺、甘肅電視臺、內蒙古電視臺、少年先鋒報、重慶日報、科技人文、武陵都市報等對此進行過多次報道。
一路走來,基礎教育改革實驗提供給我們一次難得的機遇,新華小學用汗水澆灌,用舞蹈耕耘,用心血滋潤,小小的跳繩承載著全體師生的精彩和夢想,已絢麗地綻放在大山之外。迎著“減負提質”的號角,黔江區新華小學國家課程校本化,“黔江土家擺手繩”特色課程定將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