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現在的學齡前兒童幾乎是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的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怎樣通過體育鍛煉來提高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培養他們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是每個幼兒教師應該研究的問題。作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和研究,認為掌握幼兒生長發育規律,在幼兒體育活動中培養他們站、立、行、跑的正確姿勢,逐步改正他們所存在的錯誤動作,發揚自身的優點,培養他們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興趣;觀察;模仿;引導
1.引言
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是為了增進幼兒的身體健康,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幼兒園教育綱要》規定,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任務是:鍛煉幼兒的身體,促進正常發育,提高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其體質。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使他們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培養他們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根據《綱要》規定,研究學齡前兒童的生長發育的特點及規律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體育活動計劃是必要的。
1.1骨骼與關節的特點
學齡前兒童骨骼所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軟骨成分較多,骨組織內的水分和有機物質(骨膠元)多,無機鹽(磷酸鈣、碳酸鈣)少,骨密質較差,骨富于彈性而堅固不足。因此,兒童的骨硬度小,韌性大,具有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發生彎曲和變形的特點。
兒童的關節面軟骨相對較厚,關節囊、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周圍的肌肉細長,牢固性相對較差,在外力作用下較易脫位。
根據以上骨骼和關節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要教會他們正確的坐、立、行、跑的正確姿勢,并且要經常注意變換體位,避免一側肢體或局部用力過多,造成脊柱彎曲,肢體畸形。在體育活動中要控制適當的運動負荷量,適宜的運動負荷有助于促進骨的生長,負荷強度和負荷量過大則會使骨化提前,影響身高。應充分利用兒童的骨韌、關節活動范圍大的特點,發展柔韌素質,靈敏素質,如體操、武術等。但要重視小肌肉群的發展,鞏固關節的堅固性,以防關節損傷。
1.2肌肉特點
學齡前兒童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質、脂肪、無機鹽類少,肌肉細嫩,收縮機能較弱,耐力差,易疲勞。同時身體各部肌肉發育不平衡,軀干肌,先于四肢肌,屈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塊肌先于小塊肌肉的發育。根據以上特點,要有計劃地發展小肌肉群的力量和伸肌的力量,促進兒童肌肉平均發展,同時宜采用伸長肢體的練習,杜絕重負荷練習,要讓兒童的體育活動多樣化,不搞單一練習,以全面發展為主。
1.3呼吸系統的特點
兒童的胸廓狹小,呼吸肌力較弱,呼吸表淺,肺通氣量小,而按每公斤體重的相對值卻交較大。他們代謝旺盛,對氧的需要相對的較多,因而呼吸頻率快。在做體育活動時主要靠加快呼吸頻率來增加肺通氣量,而呼吸深度增加的很少,這是因為呼吸肌弱,調節機能不完善的關系。因此在體育活動中,多采用發展有氧代謝為主的活動,并重點指導他們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屈體動作時應呼氣,挺胸動作時應吸氣,而他們往往不協調,要有意識的培養他們進行深呼吸,尤其是深呼氣的練習,對發展肺機能協調性很有意義。同時要注意呼吸道衛生,養成用鼻呼吸的良好習慣。
在體育活動時內容要生動活潑多樣化,可穿插游戲和競賽,避免單調。要注意安排短暫休息,使幼兒情緒飽滿,精力旺盛,不易疲勞。在教學時多采用直觀形象教學,多采用簡單易懂和形象生動的語言或口訣等形式的講解。幼兒年齡越小直觀教學法作用越重要。這時期的兒童正是世界觀形成時期,在體育活動中要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和組織紀律的思想教育,使兒童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2.培養學齡前兒童的興趣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內容是基本動作、基本體操和體育游戲。而這些活動都必須通過幼兒的觀察和模仿來實施。因此,只有提高幼兒的觀察興趣和模仿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1培養學齡前兒童的觀察興趣
根據學齡前兒童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動作時動作不協調、不準確,易出現多余動作等特點,就要培養他們的觀察興趣。由于他們年齡較小,觀察的目的不明確,觀察不細致。所以在體育活動中就要引導他們提高他們的觀察興趣。
在學習“投擲”的基本動作時,如果讓幼兒觀察教師的動作,那么幼兒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反之,把“投擲”的動作和體育游戲相結合,幼兒就會有強烈的觀察興趣。例如:小朋友喜歡小動物,我們就把投擲動作穿插到游戲“小獵人”中去告訴幼兒:“森林里有許多野獸經常傷害小動物,我們是獵人來撲捉野獸,但是必須先學會本領才能做到野獸。”在場地的前面掛上老虎、獅子、狼、狐貍的頭像;然后,教師拿一個小布球做投擲的動作,把小布球投向野獸,打中就表示捉住了野獸,這時,幼兒就會認真地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這樣既學會了“投擲”的基本動作,又教育了幼兒要愛護小動物。
2.2培養學齡兒童的模仿興趣
模仿在體育活動中是最重要的一點。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來模仿教師的動作,最終達到學習基本動作的要求。如果幼兒失去了模仿的興趣,那么此項活動就無法進行下去。反之,幼兒對模仿教師的動作有興趣,那么幼兒就會感到模仿起來簡單、輕快,能較快地掌握正確的動作。
在學習“單腳跳”時,如果只是讓幼兒模仿教師的動作,幼兒就會不感興趣。例如:小朋友喜歡小動物和歡快的音樂,那么我們就把這三者相結合。把“單腳跳”的基本動作穿插的游戲“小猴學本領”中去,再加上歡快的音樂,幼兒模仿起來就會感到輕松、愉快。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興趣,又達到學習的目的。
2.3培養學齡前兒童樹立正確的坐、立、行、跑動作的興趣
由于兒童骨的韌性大、易變型、關節活動范圍大的特點,應重視幼兒的“坐、立、行、跑”的正確動作的良好習慣。充分發展兒童的柔韌素質,為以后有良好的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3.結論總結
只有在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規律的基礎上培養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在以后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好習慣,為以后參加社會活動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作為幼兒教師如果都把自己的學生訓練成一看到體育活動就恐懼,那他就是一個失敗的幼兒教師。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就必須認真研究學齡兒童的生長發育規律,在此指導下制定出科學的體育活動計劃,使每個幼兒都能很好的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鍛煉好他們的身體,培養兒童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思想作風,使之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意義的、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