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英蘭
(黑龍江省海林市橫道河子鎮中學)
【摘要】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符合“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理念,目前新課程標準全面實施,為中學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笆箶祵W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中數學課堂教學應注重師生間相互溝通和交流,發揮教師應有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促進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知識,還要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數學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教師不應該只傳授數學知識,還應該采取有效的對策,促進學生掌握吸收、選擇和整理信息的方法,本文充分結合了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詳細研究了課程過程得到了有效的實施經驗。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實施
一、建立互動的師生關系,確保師生之間相互溝通、有效的交流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圍著教師轉,以“教”為中心。教師即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課堂的主宰者。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以教為基礎,學生只是跟著教師學,缺乏主動和創造精神。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后,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雙方相互溝通、啟發、補充。以交往互動為特征的教學,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經驗和知識,要求教師與學生有更多的溝通,交流彼此的體驗與觀念,求得新的發現,達到共享、共進,促進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在這樣的教學中,新課程標準下中學數學教學,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分享理解,促進學習。課堂已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上課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生命活動,學生也不再是張開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識回收站,相互交往也是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數學課堂教學數學交流中完成,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關系,教師應該以平等、寬容的態度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師生之間建立起溫馨的情誼,即使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教師也不要一味的指責,教師應該使用激勵的語言然后加以指正和補充,教學氛圍輕松了,學生對信息的反應的敏捷性就會處于最好的狀態。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體會到教學工作的意義。
二、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點,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課程理念的最高境界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教材向學生提供了現實、挑戰性的學習素材,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充分利用新教材,教材中真實的數據、圖片以及一些富有數學含義的問題。教師所做的備課、教學、設計等各個工作環節,都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教師適當地組織引導,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讓學生自主地嘗試、操作、觀察、動手、動腦,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極大的幫助。教師應該和學生們一起分享數學發現的歡樂,消除學生們對中學數學的畏難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們自然和諧的從小學過渡到中學來。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的環境和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此加以強化。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思考、實踐,從已有知識入手,教師應該巧妙提出問題,并進行針對性、適度性的點撥和指導;引入正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自學。及時捕捉學生探究的各種信息,更進一步促進學生成為發展的主體?,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給學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批判精神,最終實現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
三、擴大學生數學知識面,采取有效辦法,提高學生數學的創新能力
發散性思維是創新性思維的中心,培養學生數學解題的發散性思維,是數學創造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創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讓學生掌握數學定理知識。發散的結果并不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依賴于數學定理知識體系,根據正確的思路去粗取精,得出正確的結論。應變就是思維的靈活性,進行舉一反三,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促進達到思維獨特性的境界。從實際出發,靈活地運用有關數學概念、分析新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通過練習來實現學生數學應變能力的提高,師應當認真設計練習題,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深入鉆研教材,教材中創新性思維素材要深入挖掘,抓住教材中的延伸,抓住教材的“異點”,多做創新思維訓練和發散思維訓練。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內容,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發現能力、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采用多媒體等新的教學手段與新教材整合,掌握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新教材的實施中,不斷更新教學手段,積極參與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普通的語言說明一些專業性強的概念、算理、公式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比如遠與近、動與靜、局部與整體、快與慢間的關系,特別直觀、形象,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化這些現象,使學生形成鮮明的想像。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不需要教師多言語學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數學知識,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通過這樣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識記,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為教學方法的改革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它可以編制各學科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確保達到新教材的有效教學,教師應該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上進行多媒體的展示要適度,并能夠及時,因此教師一定要熟練操作流程,確保其起到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實施的過程,是真正追求每個學生的差異和發展,每位教師在教學上不斷摸索的過程,建立一個能夠始終保持創新動態平衡的課程改革機制,是每位教師自我提升的過程。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追求學生目前發展與終身發展的關系,本著新課程的理念,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用心鉆研教材、教法,不斷完善教育思想,以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心理體驗、新的認識為目的,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溝通、交流,實現師生互動,溝通,影響,補充。實現師生互動,溝通,影響,補充,在課堂教學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互相分享學習資源,由此可見,師生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教師要進行自我改善,自我發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學生,培養出具有現代意識,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寧.淺談在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