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華
【摘要】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包括好奇心、熱愛學習、誠實、善良等方面,對小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可以為其身心健康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也是新時期對教育的呼喚。本文簡析了積極心理品質的概況,并結合筆者工作實際,指出了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對策,以期為進一步加強和推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 積極心理品質 現狀 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195-02
小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和品質培養的關鍵時期,對小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顯得格外重要。為培養學生仁愛、勇敢、責任感、合作力和創造力等積極品質,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設計要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思考、感悟而獲得心理成長,培養學生就積極心理品質。老師要認識到,每個人都蘊藏著積極的力量和潛能,利用自身存在的積極心理品質和力量可以使學生感知到幸福,用積極的方式解釋和分析問題能使學生從中獲益,建立積極的教育環境可以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作用。
一、積極心理品質概況
積極心理學是當代心理學的最新發展趨勢,挑戰了心理學界幾百年來以研究心理疾病為主的消極心理學模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開發人類的潛能、動力和能力。可見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試圖以全新的理念和通俗的解釋,讓深奧難懂的心理學走出學術的象牙塔,幫助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們增強生命的力量,獲得積極的心理品質。學生的發展、成功和幸福不僅受到環境、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更需要充分認識和發掘個人內在的積極心理品質,這些品質原本潛藏在人的天性中,需要在后天給予一定的條件,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它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好比陽光雨露之于種子一樣,所以加強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尤為重要。
二、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對策
(一)培育充滿激情、自信的教學氛圍
自信心是人們前進的動力,它與自尊心、進取心以及社會責任感等緊密聯系,是一種積極心理品質。老師要在實踐中積極培育充滿激情、自信的教學氛圍,例如在競選班委方面,給每個孩子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讓他們站到臺前,大膽競選。競選結束之后,按照孩子的愿望,讓他試做一周班委,像老師一樣,組織同學晨讀、午寫、管理課間紀律、衛生,并組織全部同學開展各項活動。通過鍛煉,“小書生”交往能力提高了,更自信了,也成為了班級“管理精英”。對于相對普通的孩子,老師也要適時展示其特長,彰顯個性。
(二)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需注重學生個性特點和興趣特長,要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首先要讓“差生”也大放光彩。所謂的“差生”,有的是學習差,有的是紀律差,有的是交往能力差,這樣的孩子往往很自卑,但是人無完人,老師在教學中需要找到孩子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如:朗讀好的時候,可以早晨領讀課文;書寫優秀的時候,多收一次作業等。哪怕只得到老師的一次表揚,”差生”可能從此不再是“差生”,甚至會成為優秀生。
(三)不斷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是一項專業和長期性的工作,要不斷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積極為廣大心理教師搭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平臺,創設新模式,營造和諧的校園心理氛圍,定期面向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工作,充分利用網絡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努力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總之,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是一種時代的需求,也是發展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有了積極的心理品質,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會提高。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教育對策要面向當代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矛盾、心理沖突進行實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只有不斷提高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使學生的心理品質向積極方向發展,從而推動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衛萍.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查分析與教育對策[J].中國特殊教育,2013,(12):90-96.
[2]蔡偉林.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2):164-167.
[3]衛萍.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4,(09):60-66.
[4]盧春麗.龍巖市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現狀調查[J].龍巖學院學報,2015,(0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