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文靜
【摘要】針對當前醫學院校物理實驗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該科目教師重點是青年教師在轉變教學理念、多渠道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改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努力和體會,旨在提升物理實驗教學質量,體現該課程開設意義。
【關鍵詞】物理實驗課 教學理念 信息化 考核標準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23-01
醫用物理學作為醫學院校通識基礎學科之一,在醫學本科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物理學實驗的學科重點在于動手實驗,教學目的不僅是學習相關的物理學理論、實驗方法和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耐心細致的作風,這對他們后續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都至關重要。目前,醫用物理學理論課教學內容較多,涉及的知識較深,而學時相對醫學專業課卻少得多,因而授課進度較快,剛進大學的新生對這種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授課方式還不適應,導致所學內容不能有效消化,疑難問題越積越多,部分學生因此對醫用物理學漸漸失去興趣,對實驗課也一頭霧水。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針對醫用物理學的教學現狀,通過對有限教學經驗的總結,虛心請教老資歷教師,不斷反思醞釀,初步形成了一些關于創新的想法,對于今后的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改變教學理念
物理實驗課一般從大學一年級開設,對于大一新生來說,大學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他們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還沒完全適應,缺乏靈活自主的學習能力,此時如果把知識生硬地強加于學生,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甚至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我們80、90后青年教師,年齡上與學生差距較小,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以良師益友的標準來指導教學工作,在生活上與學生打成一片,主動融入學生群體,縮小距離感,更加“接地氣”。
2.提高教師素質
習近平總書記說“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
2.1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專業素質是教師水平最基本、最直接的體現,學校教務部門可以通過組織業務培訓、定期進行教師資格考試、組織學科內部傳幫帶、開展教學水平競賽等方式,督促教師提高專業素質。然而更重要的環節在于教師自身,專業知識、基礎理論是相對固定的,但對教師而言,隨著對問題理解程度的加深,詮釋方式也要隨之變化,尤其是青年教師,正在經歷邊學邊做、由淺入深的教學實踐,時常會發現很多新問題,不乏會有“原來如此”的突破性理解,這些問題和發現都要主動融入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你所發現的問題,以強烈的“帶入感”幫助學生更好得領會教學意圖,掌握所學內容。
2.2加強教師師德教育。第一,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說,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只有自己擁有正確理想信念,才能夠成為一名好老師,物理實驗課雖然少有涉及專業的、具體的醫學實驗,也談不上塑造人格,但嚴謹認真的實驗要求與醫學所要求的一絲不茍定精神不謀而合,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對教學答疑過程中做到實事求是,不糊弄、不敷衍,本著負責任的理想信念,助學生養成嚴謹的作風。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師的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為人處世的道德情操,教師必須作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引導和幫助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情操體現在方方面面,耐心和尊重是學生最容易感受到的。教學不是一件容易事,學生性格迥異、資質不同,面對不同的學生的不同問題,有的是有深度有想法的,有的是天馬行空無厘頭的,有的是非常基礎淺顯的,對于這些,教師要一視同仁,或予以解答、或予以引導,都要有耐心;應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更要敏銳觀察,慎言慎行,掌握與學生“開玩笑”或者開展批評的方式與尺度,維護學生的尊嚴。第三,要有仁愛之心。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崩蠋煹膼郏◥蹗徫弧蹖W生,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愛心和信任的,在嚴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青年教師的優勢之一就是和學生沒有“代溝”,更容易采取“接地氣”的教學風格,在課堂上和學生用到一些網絡熱詞或者新奇的“?!?,往往能事半功倍,讓學生輕松愉快地主動吸收知識。
2.3培養教師信息素質。隨著時代的發展,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傳統教學模式向網絡教學模式轉型是大勢所驅,教師不可選擇地面臨著角色的“升級”?,F在是網絡廣泛普及的時代,手機、電腦、PAD等各種網絡終端學生人人都有,微信微博已經不新鮮,網絡直播成為了時尚的寵兒,從而衍生了許多新奇便捷的師生交流平臺,相對年長教師,我們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接受程度更深,這是優勢,必須緊緊把住,保持在信息化進程中不落伍,以更科學、更加與現代信息技術相適應的全新教育觀念,深入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掌握各項操作技能,從而改進教學。
3.創新教學方式
3.1開拓現代化教學手段。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落后而單一,直接導致教學效率不高,近年來,多媒體教學技術也已經相當普及,網絡公開課、集體募課等新的課堂形式在高校更是遍地開花,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學習交流QQ群、微信公眾號,甚至炙手可熱的網絡直播陸續豐富了信息化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把大量新鮮信息帶入課堂,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這不是對傳統一棒打死,要有機地把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結合起來,黑板白字的字句斟酌,現場實驗的真知灼見,現代化媒體的通俗便捷,都是現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2引進開放性授課理念。大多醫學院是面向全國招生,由于各地高考政策的不同,有的地區學生分文理科,有的地方是“大綜合”,學生本身的物理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物理理論課對不同學生來說接受難度不同,可以通過開設定性、半定量及演示實驗,保證在較少的學時下使學生得到最大收獲,通過看實驗演示,動手做實驗,就能理解復雜的物理理論,巧妙掌握枯燥的物理原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學生學習壓力,突出實驗教學的作用。
3.3采取合理化考核標準。教師不能單靠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來評定學生成績,應該綜合考慮學生實驗現象的記錄情況,學生實驗時,要引導其關注實驗過程本身,注意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啟發其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將學生是否對實驗結果有正確的分析,特別是對該實驗有無獨立的見解作為考核標準,對實驗有建設性意見的可以考慮酌情加分,這也有利于學生養成大膽創新、敢于思考,踏踏實實、實事求是的學風。
參考文獻:
[1]洪洋.醫用物理學(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亞東.網絡時代教師角色轉換[N].中國教育報,2001, 12,20(3).
[3]侯若瑩,付大偉,孟媛媛.醫用物理實驗教學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3):1659,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