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芬
【摘 要】作文貫穿了整個語文教學階段,作文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小學語文教師在對作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總會發現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阻礙了學生作文的水平提升。本文就簡單談論一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寫作真實 觀察生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06
當前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充分的掌握科學合理的作文教學方法,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自己下了大力氣,感覺到累得不行,結果學生也是努力學習到身心俱疲,卻依舊是收效甚微。學生寫出的作文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表達不清、缺乏新意、結構松散等。因此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作文教學,使學生作文能力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引起教師注意的問題。
一、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
杜甫曾在詩中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充分的說明了寫作是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進行積累的,學生閱讀量的多少、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對作文教學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就小學生而言,其自制力不強,加上生性好玩,所以學生時間上一旦有了空閑,基本上就是去看電視、玩游戲,自己主動跑去看書閱讀的學生屈指可數。但是學生要能寫作出上佳的作文是需要大量的積累的,這種積累就目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一般為大量的進行閱讀,包括對課本文章的閱讀及課外書籍的閱讀,學到閱讀的文章中遣詞造句的巧妙,記住閱讀到的文章中金詞佳句的優美,了解閱讀的文章修辭手法的精妙。因此,如何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成為了作文教學中的首要任務。
首先,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要對課本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因為課本都是通過教育專家精心的遴選的,而且課本中課文所涉及的文章種類較全,所以課本就是最好的閱讀教學材料,也是最好的寫作素材。教師通過向學生進行課文教學,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學習到課文中的寫作技巧,同時將課文中優美的句子記錄下來,將課文中寫得好的段落摘抄下來,將不錯的詞語標注出來,這樣學生才能從課文的閱讀中積累到寫作所用的素材,這樣在寫作時才能下筆如有神。
其次,課外書籍閱讀對課文閱讀來講同樣重要,但是課外閱讀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學生在課外書籍閱讀的量達到語文課本內容的四到五倍時,才能形成語文的能力,換而言之,一本語文課本的有效內容約為三十萬字,學生要閱讀四五本三十萬字的課外書才能起效。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上建立起圖書角,讓學生利用閑暇時間來精心閱讀。當然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閱讀的積極性并不高,但是因為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學生之間有著帶動的作用,所以一旦學生受到了書本內容的吸引,那么就會逐漸的樂于進行閱讀,同時也可以帶動班上的其他同學來進行閱讀。通過這樣大量的閱讀,學生可以迅速的積累起大量的寫作素材,這樣在寫作時學生能夠顯得較為輕松。
最后,教師要注意班級圖書角的設立,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當然也包括了其間周末雙休日的課外閱讀,但是由于寒暑假的時間較長,班上設立的圖書角無法輻射到學生的假期閱讀,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在學期結束前以作業的形式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要求在假期每個學生至少閱讀五本課外書籍。
另外,教師為了保證學生課外的閱讀有所成效,可以安排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進行必要的摘抄,把讀到的書籍中的佳句抄錄下來,當然除了假期的閱讀要寫讀后感,平時的閱讀如果學生時間充裕,那么也鼓勵學生寫出讀后感,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讀每一本書的時候都認真地去讀,不是為了單純的閱讀而讀,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讀,也不是為了完成語文作業而讀。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學生既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又對閱讀的文章有了不同的感悟,還積累了不少佳句,那么學生在進行作文訓練時就會顯得游刃有余,這樣就不愁學生寫不出好作文了。
二、鼓勵學生寫作真實
作文并不是讓學生進行虛構,而是需要記錄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或者記錄現實生活中的實物,亦或是討論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等,總之,學生的作文要源于真實,學生寫作起來才會為得心應手,這樣的作文讀起來才別有韻味。同時讓學生對真實的人、物、事進行描述,能培養起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也能培養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鼓勵學生觀察生活
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雖然經過了大量的閱讀,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但是還是會遇到無事可寫或者寫出來的東西缺乏一點靈性的問題,這是因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接受到的知識是相對封閉的,加上學生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學生本身的生活閱歷不足,所以不管教師如何去引導,學生對于一些深層次的東西還是無法去理解。因此學生要學會走出課堂,走出學校,適當的對實際生活的真實環境進行感悟,讓學生學會觀察自己身邊的自然變化,觀察自己身邊的一草一木,這樣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才能將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這樣的文章才更具感染力。
例如,學生在對春天進行觀察過后,教師布置學生就以春天為范圍,來寫作一篇作文。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驚喜的看到,學生寫出的作文精彩紛呈,有的學生寫了新綠初吐,有的學生寫了花蕊初現,還有的學生寫了春草初露。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生情感真實、內容豐富,同時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學生的觀察感悟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作文寫作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四、讓學生嘗試修改自己的作文
通常情況下作文寫好后是由教師來進行批改,教師對學生作文有問題的地方使用紅筆進行標注、修改,雖然教師這樣仔細的進行了批改,但是學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看到了有問題的地方,大多數也就是看看而已,很少有人再去進行以此修改。教師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同時教師要通過范文來教會學生如何進行作文修改,這樣學生才能對自己作文的不足有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自己作文的修改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學習,使得學生自身的作文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至江海,小學的作文教學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教學,學生不斷的進行學習,通過一個漫長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得到提高。因此,在日常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的更新教學觀念,并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這樣才能高效的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使學生的作文能力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