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容
【摘要】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市場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這就需要大量的技術應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此形式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成為順應時代的大眾化教育機構。
【關鍵詞】職業教育 經濟發展 關聯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06-01
黨的十七大曾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強調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要推動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而職業技術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與經濟直接聯系的一個重要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發展先進生產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實施科教興農、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策略。高等職業教育只有培養一流的技工,我們的企業用這樣的好的技工才有可能生產出一流的產品,才可能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高等職業教育才能有生命力。
1.職業教育市場化的分化效應
按照目前的價格水準,即使各級職業教育部門按半價收費,仍然有使相當一部分地區和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學,假如高中及大學以上的職業教育服務視為高層消費,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必須享受的,就會使農村貧困以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才供給不足,從而進一步影響地區經濟的發展過高的職業教育成本,使得職業教育產品不再是被普遍享用的精神食糧,而成為一種奢侈品,職業教育產品的公共性因此而大大降低。
2.職業教育部門自身的收入效應與外部效應之間的矛盾
職業教育部門通過市場傾向的選擇,獲取部分趨近于職業教育成本的收入來源,以緩解目前職業教育從業人員與其它行業比較收益偏低的壓力,這無疑對提高微觀職業教育效率和效益都有些幫助現實中,相當一部分學校正是以此來穩定教師隊伍,使學校運作得以勉強維持,然而,職業教育的市場化,甚至僅僅在運作中存在過多的市場化傾向,也會帶來以下兩方面的損失:為適應市場化運作的需要,職業教育部門將過于強調自己產品的實用性,如房地產熱就一哄而上的培養房地產專業的學生,從而導致基礎性職業教育產品供給的減少,這對職業教育和社會的整體長遠利益將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外部社會效益的逐漸喪失,職業教育發展的收益不僅僅被職業教育部門自身和受職業教育者享用,非職業教育部門和非直接職業教育者也在分享,如果職業教育部門過于注重自我利益和人才培養的市場化傾向,使得職業教育效益難以向社會溢出,人才難以與社會共享,那么,職業教育將無法對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起到促進作用。
3.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
(1)高等職業教育現狀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下一世紀職業教育發展既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又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按照國際標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無論是總量還是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的差距。適齡人口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比例小于10%,高等職業教育仍屬于精英職業教育階段。普通高校中一些專業設置、數學內容、數學方法和手段與經濟發展脫節,畢業生的應事應人的綜合能力差,對企業發展的作用乏力,很難適應社會轉型及發展的需求。為了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必須加大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力度,盡快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2)高等職業教育對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
由于廣大農村貧困地區,不可能靠“引進”人才來發展當地的經濟,根本的出路還是“就地取才”。貧困地區要想在競爭中求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大幅度快速提高貧困地區勞動者的素質,增加貧困地區人口的就業渠道,有效轉移貧困地區剩余的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轉移,無論是向農村非農產業轉移即離土不離鄉,還是向城鎮轉移,跨地區流動都不會自然而然產生,它的實現要依賴一個重要條件,即都要以勞動者素質提高為前提,素質高的勞動力更易于流動、更易于轉移,各級政府也必須重視發展貧困地區職業技術職業教育。
(3)高等職業教育加快城市經濟發展
職業教育是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是支撐城市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手段,發展職業教育是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城市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城市發展的過程就是讓轉移勞動力實現職業化、專業化的過程。要推進新型城鎮化,就要做好頂層設計,把職業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推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政府必須切實履行職責,做到認識到位、謀劃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加快建立與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增添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