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偉
【摘要】本文以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為研究對象,闡述了情境教學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立足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提出了一些創設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就是要立足教材,強調生活,關注新聞,重視具體事物。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教學 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33-01
隨著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教育理論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教學方法正在不斷的被突破。在這之中,情境教學方法就是一個典型的教學方法,深受廣大師生喜歡,并不斷地被運用于教學活動之中。正如有的學者所說:“情境法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手法,在初步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如何實施好情境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情境教學的概述
情境教學,是指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語言、視頻等教學手段,營造一個具體生動的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教學方法。正確認識本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情境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在情境教學中,教師應當發揮組織和引導的作用,構建好一個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情境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如何?在情境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逐步進入到情境之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第三,情境教學中情境應當是什么樣的?教師構建的情境應當是根據教學內容來構建的,不能偏離教學內容的要求。可以說,所構建出來的情境實際上是把課本中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和生動化。
第四,情境教學的手段有哪些?在情境教學中,語言構建的方式是最為方便快捷的,也是被廣泛運用的。其他的教學手段如播放視頻、展示繪畫等方式,也能夠快速的構建起一個情境。
二、情境教學的作用
根據教育專家的研究成果,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情境教學主要有以下一些作用:
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育界廣為流傳著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很多老師都會想方設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有些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很多,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學方法的選擇有很大關系。情境教學方法的運用,將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能夠將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生動,讓學生易于接受,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第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發生興趣之后,自然也就愿意去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就會產生。與此同時,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將會拋出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在求知欲望的驅動之下,也會產生學習的主動性。
第三,提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與傳統教學相比,情境教學能夠很好的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能夠共同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思考、分析和解答。教師在情境教學中,如果不能夠與學生有充分的互動,那么情境教學也將難以進行下去,繼而會返回到傳統的教學窠臼之中。
三、情境教學的策略
第一,立足教材,創設情境模式。無論設計出什么樣的情境模式,都必須建立在教材的基礎之上。偏離了教材,也就偏離了教學目的。對于教材的重要作用,在教學界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千重要,萬重要,掌握教材最重要;這個法,那個法,離開教材沒辦法。”所以,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是開展好情境教學的第一步,根據教材創建合適的情境模式才是第二步。
第二,利用時事新聞,創設情境模式。時事新聞具有廣泛的傳播范圍,很多學生都能夠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其中,有些時事新聞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學生們的距離也較近,學生們容易對這樣的時事新聞產生興趣。
第三,根據日常生活,創設情境模式。對于小學生來說,無論是知識儲備,還是理解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基于這樣的一個特點,在情境教學中,如果能夠大量使用生活中的案例,將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這在教學研究中,被稱為“生活化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生活世界,關注學生現實生活,引導學生不斷超越現實生活,改善當下生存狀態,提升生活質量為主旨的教學狀態。”
第四,根據具體事物進行創設。在教學中也可以選用一些具體、直觀的事物來創設情景模式,以更加生動的形象呈現出來,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例如,在講解《我要的是葫蘆》一文之前,筆者就從菜市場買來了真的葫蘆,直接將這個葫蘆呈現在學生面前,給他們一個最直接的體驗。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情境模式的創設來說,要正視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強調教材的基礎性作用,盡量選擇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創設情境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武鴻雁.“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學周刊》2016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