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俐芳
【摘要】中國古典詩歌充滿藝術美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開展古典詩歌教學,對教學方法進行具體的選擇和應用,能夠充分發揮出古典詩歌教學的重要作用,在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對學生的文學素養、審美情趣加以培養,為學生未來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加強對古典詩歌教學方式的重視,合理選擇教學方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典詩歌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37-01
古典詩歌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典詩歌教學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能夠將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機整合在一起,在提升學生語文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合理培養。隨著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更為關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此影響下,古典詩歌教學由于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而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本文就從小學語文古典詩歌教學方式入手進行分析,對合理選擇教學方式的措施加以探索,希望能夠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教師積極轉變自身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探索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應該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形成新的認識,進而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明確自身作為教學引導者、輔助者的身份地位,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相應的指導。這樣,教師在轉變自身教學觀念的基礎上探索古典詩歌教學方法,能夠綜合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情境教學手段以及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等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小學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能夠得到有效的凸顯,教學質量必然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1]。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強教學效果
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探索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將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作為重點教學改革創新內容,以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學生實施更為科學的教育和指導。
(一)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離不開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支持,只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學生在明確教師主要教學思想的情況下參與教學活動,才能夠真正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增強教學效果。
(二)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探索小學語文古典詩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獲得相應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對古典詩詞意境的營造,還有助于學生對詩詞內涵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靜夜思》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設備的投影功能,在班級中展示李白在《靜夜思》中所營造的特殊情境,并適當的播放相應的古典音樂曲目,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對《靜夜思》的思想內涵形成深刻的認識。這樣,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學生能夠對難以理解的古典詩歌形成形象化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聯系生活實際,激活學生原有生活經驗
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加強古典詩歌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借助對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的激活,增強學生對古典詩歌的理解,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對《詠柳》一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嘗試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柳樹進行觀察,并與詩歌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借助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能夠有效拉近古典詩歌和學生的距離,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生能夠對《詠柳》的思想內涵形成更為準確的把握。
三、創造機會,引發學生自我評價
在小學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學生對自身學習效果的評價也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借助自我評價,學生才能夠對自身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形成系統的認識,明確自身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而且這樣做有助于學生逐步對古典詩歌形成系統的認識[2]。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注意創造機會引發學生自我評價,并注意對學生的自我評價加以指導,為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提供堅實的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選擇能夠促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也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相對科學的教學方式,為教學效果的凸顯提供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陸亞琴.小學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情感教育之探討[J].情感讀本,2015(29):62.
[2]王秀霞.談談小學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的方法[J].魅力中國,2016(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