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文
【摘要】德育工作是我國初中教育機構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科學、高效的德育教育對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加強其德育知識積累,培養其良好的思想道德,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現階段有多項教學研究資料顯示,在我國大多數初中教育機構尤其是農村初中學校中,許多學生的思想道德仍存在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教育和提升,學校德育工作實施效果不佳;故當前環境下,農村初中學校與教師需積極探索,對德育工作進行不斷的實踐和思考,以增強學校德育教育效果,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本文主要從農村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情況及其存在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研究并探討了新時期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有效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農村 初中 德育工作 實踐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53-01
現階段,由于許多農村地區學校德育工作不到位,再加上受到外界環境和網絡低俗文化的影響,部分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普遍凸顯出好吃懶做、怕苦怕累、虛榮心強、意志薄弱、自我個人主義、恃強凌弱、厭學逃學、早戀等多種問題,精神面貌不佳,面對此種情況,各農村初中學校需重視并加強德育教育工作,以增強學生德育認知,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本文筆者主要探討了新時期背景下加強農村初中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實踐與思考,現簡要論述如下。
1.于校內開設孝道課程,弘揚傳統美德
“孝道”是我國的“德之本”、“教之始”,是學校德育工作順利開展和實施的根本起點,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最重要基礎,只有先通過孝道激活學生內在的善良天性與情感因子,才能夠有效開發其潛能與創造性思維,從而促進其個人全面發展。
當前環境下,教師要想在農村初中學校教育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需依據學校實際情況于校內開設孝道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落實道德教育,以弘揚該傳統美德,促使學生“知孝行孝”。例如,學校可圍繞“孝道”主題,邀請專家編寫《新二十四孝》、《中華傳統美德——孝道》等校本教材,并開設孝道課程,組織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和了解孝道知識。同時,教師可定期于班級中舉辦“道德講堂”節目,向學生講解以往的孝道先進事跡,或者舉辦以“孝道與親情”為主題的班會,經過師生共同探討,推舉評選出“最佳孝星”,以弘揚和傳播“孝敬長輩,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加強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效果。另外,教師也可在課余時間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與“孝道”有關的經典著作,如《孟子》、《論語》或《孝經》等,以加強學生對傳統孝道的認識與了解。
2.引導學生閱讀經典美文,加強其道德意識
當前形勢下,我國十八大對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做了科學的戰略部署,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貫穿于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應該從青少年的學校教育抓起,使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進課堂、進頭腦,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與個人品格。
從本質上來講,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是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初中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其自身需具備濃厚的文化與書香氣息;故現階段,學校與教師需在課堂德育教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選擇性地閱讀一些經典美文,并養成及時閱讀的好習慣,于校園中創設書香氛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加強學生的道德意識。
3.實施民主化德育管理,促進師生平等交流
在以往的農村初中學校德育工作中,大多數教師均采用“單向灌輸”的傳統教育模式,存在明顯的教師權威,導致班級中許多學生不敢與教師互動溝通,甚至產生畏懼心理,二者交流較少,德育教育效果不佳。
結合上述這種情況,教師在初中德育教育中需樹立“育人意識”,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實施民主化德育管理,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并虛心接受意見,建立師生之間平等、友好的關系,促進二者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目前我國許多農村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不佳,急需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各初中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緩。面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各農村初中教育機構需于校內開設孝道課程,弘揚傳統美德,并引導學生閱讀經典美文,以加強其道德意識,同時教師也可于班級中實施民主化德育管理,營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平等交流,從而增強德育教學有效性,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毅.新時期加強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09):56-58.
[2]楊聯營.新時期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J].才智.2012,(15):85,265.
[3]張曉光.對如何抓好農村初中學校德育工作之管窺[J].祖國:教育版.20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