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香桂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其中閱讀的作用與價值更是關鍵。要想使閱讀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還必須要依賴于課外的拓展閱讀。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圍繞語文教材,拓展閱讀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閱讀時空,打造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閱讀自覺性得到提升;強化閱讀交流與溝通,使學生閱讀質量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閱讀質量
語文這一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工具性,并且密切聯系著學生的實際生活。換言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十分關鍵,必須使他們的語文興趣得到提升。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開展則是重要途徑之一,其可以使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得到提升,同時能夠強化學生的讀寫能力,并且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結果的評價上找到正確的方法。因此,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我嘗試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圍繞語文教材,拓展閱讀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一綱多本”思想的指導下,語文教材內容不斷得到完善,任何一個通行版本的語文教材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都非常關鍵。語文教學素材的挑選十分嚴謹,每一個文本的文學價值都值得我們去品味與鑒賞,并且這些素材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在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拓展閱讀教學的開展具備充足的條件,而為了順利開展教學,就必須圍繞語文教材,對教材加以充分利用。以語文教材中的素材為立足點是展開拓展閱讀教學的根本,然而,如果將范圍局限在教材中,顯然還是存在不妥之處,不能夠受到教材的束縛,對閱讀內容進行不斷拓展,才能夠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f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來看,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培養(yǎng)他們終身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加以了解與考慮,使閱讀內容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得到提升。小學生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是他們現階段的主要思維模式,因此,在拓展閱讀中,教師推薦的閱讀素材應以故事性強、生動形象為主,如此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得到激發(fā)。此外,教師在報刊的選擇與訂閱方面,應注重趣味性、豐富性以及知識性等特點。
二、拓展閱讀時空,打造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閱讀自覺性得到提升
閱讀內容的拓展與豐富即拓展閱讀的含義,而時空的拓展與豐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閱讀的時間與空間的支持,拓展閱讀教學才能得到有效實行,否則難以落實拓展閱讀教學的。就時間而言,由于課堂時間占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大部分,短短的幾十分鐘顯然難以保證教學效果。因此,課前與課后的閱讀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關鍵,教師必須對其給予引導,促使其閱讀習慣得到培養(yǎng)。以課文《草船借箭》為例,在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對相關資料進行查閱,如此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增強,同時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才能得到激發(fā),對于知識的豐富有著積極的影響。此外,閱讀時間的拓展十分關鍵,打破閱讀空間的限制也具有重要意義,應讓學生多參與其他場所的閱讀中去,例如,書店、圖書館等等,使他們的閱讀世界得到拓展,最終使閱讀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得以打破。教師必須打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促使學生更加主動、自覺地去展開閱讀活動。對于小學生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極強,在做某件事的過程中注意力往往難以保持長時間集中,因此在閱讀中教師必須注意要對他們加以引導,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以支持他們的閱讀。
三、強化閱讀交流與溝通,使學生閱讀質量得到提高
小學拓展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必須注重部分閱讀活動的開展。首先,這些活動的豐富性與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積極性,讓他們在閱讀中體驗到快樂。其次,閱讀中交流與溝通十分關鍵,而閱讀活動的開展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之間保持一個積極的聯系,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同一個閱讀素材,由于讀者的不同在感受與理解上也必然產生差異。閱讀活動能夠加強交流,使學生的閱讀質量得到提高,讓他們的閱讀更加深入。特別是對于知識儲備薄弱、缺乏生活經驗的小學生而言,通過閱讀活動,他們在閱讀中的認知偏差就可以通過交流與溝通得到糾正。此外,小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十分強,在閱讀活動中,他們的自身潛力可以得到有效激發(fā)。閱讀活動在形式上可以是詩歌朗誦,也可以是閱讀成果展示,又或者是閱讀交流會等等。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部分具有民俗風情的課文,并讓學生根據課文去對相關資料進行查閱,對相關地區(qū)的民俗風情進行了解,然后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成果展示,如此學生有了機會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閱讀拓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也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周雪娟.小議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4(34).
編輯 溫雪蓮